第八十二章 灭齐 9-《定秦曲》


    第(2/3)页

    项梁,范增,龙且

    这三个人的话,项羽有可能会听从,但是项庄知道。那就是他可没有让三个早已经死去的人起死回生的能力。

    所以项庄在沉默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只能够继续调动部队发起对即墨的猛攻。

    分割线

    在即墨的西面城墙上,子安逊对自己麾下的亲卫咆哮道:“你们都去将伤员抬下城墙治疗”

    子安逊的亲卫,大部分都是箕子朝鲜的人或者是主要来自子家这个箕子朝鲜的一个世家当中的年轻人。

    在这种情况下,子安逊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大量子安逊的亲卫奉命将城墙上受伤的伤员。

    与大秦帝国其他的秦军部队组成的人员不同,子安逊以及闻乐两支部队在这么几年的时间,主要还是征调商郡的人员来进行编制。

    所以,守卫即墨城的秦军官兵,主要都是商郡的箕子朝鲜遗民。

    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公元前194,是在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所统治古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和朝鲜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历史、思想文化史上。其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王俭城,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三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

    在这个情况下,子安逊自然不会太过于苛待自己麾下的官兵。毕竟他们也是同一个种族的人,而闻乐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对即墨的防御安排当中,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各自负责对东面以及西面的防御,而面对北面区域防御的是一个叫做郑豪的秦军都尉。

    而这个郑豪,是商郡郡守渉间麾下的一个都尉,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在调动郑豪跟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协同作战的同时。并没有抽调上郡当中人数并不足一万人的大秦内地征募兵力,而是由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麾下部队各抽调三千人由郑豪指挥。

    至于即墨南面的防务安排。则是主要交给海面上巡弋的辽东楼船士部队。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无论是子安逊亦或是闻乐,虽然心中并没有什么不满,但是他们反而更加担心一点,那就是郑豪有没有能力能够指挥好这些箕子朝鲜遗民所组成的部队。

    他们对于这种部队的调动安排,心中完全不满是不可能的,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对于渉间的命令,他们更多只能够默许这个情况的发生。

    而对于郑豪而言。他正面对的是楚军另外一员新提拔的大将,项尚麾下约一万五千人的攻势。

    他也很清楚,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他也别想回商郡见渉间了,因为他所指挥的这些箕子朝鲜族裔的郡兵,说不定会直接撕碎他。

    但是也不知道郑豪是运气好还是运气相当差,在坚守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麾下的官兵明显出现了一些很要命的破绽,而出于很多原因的影响,郑豪确实是如同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所担忧的那样,对于这些箕子朝鲜族裔的官兵指挥,出现了不算很严重,但是也相当麻烦的问题。

    那就是郑豪不算太精通箕子朝鲜的语言。而这些部队恰好就是主要来自箕子朝鲜族裔的官兵。

    在这种情况下,郑豪虽然在指挥调度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但是因为语言不通的情况,导致了很多时候,郑豪的指挥命令无法及时实施。

    这个可以说不完全是郑豪的过错,但是郑豪的运气还是很好的,那就是他面对的攻城楚军指挥官。是一个基本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蛋子。

    要不是项羽看到对方确实是相当有才能,以及因为项他的拜托,项羽怎么着都不会任命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公子哥来指挥部队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