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三国之谋伐》


    第(2/3)页

    另外一名校尉杨定远远眺望,看到这一幕,问徐荣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撤兵吗?”

    徐荣皱起眉头,一言不发地驱使着马匹来到鸿门亭旁边一处丘陵坡上,离地大约二十多米高,举目向着大约一公里外的战场看去。

    就看到在自家溃兵身后,只有数千人马在追杀,而更远的一些地方,白波军并没有阻止起攻势,一团乱糟糟的,有些在追击,有些才刚穿好盔甲拿上武器从营寨出来,还有些则站在原地眺望,不知所措。

    看到这一幕,徐荣思索数秒,说道:“这应当是李蒙自己大意了,被一股刚好在寨外操练的白波军击溃,并非是白波军设伏。如果他们设伏的话,军容不可能这么乱。”

    “将军,追击之人不过数千,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杨定也看到了远处的情形。

    不要以为数千人大混战阵势很大,如果大家还记得初中高中全校开会的话,就会发现数千人其实并不是很多。

    特别是在这样的平原地形上,大家只顾奔逃的话,四散开来,像是一群散落的蚂蚁,根本不如数万大军排成密集的阵型往前缓缓推进那么来得震撼。

    徐荣只看了一眼乱糟糟的形势,大概就推算出了情况,当即对杨定道:“下令,原地结阵,缓缓向前推进。”

    “好!”

    杨定转头下了山坡,带着自己的亲卫往身后的大军而去,准备去下达徐荣的命令。

    徐荣自己与几名偏将和数十名亲卫则依旧站在坡上观看形势。

    坡下则有两千士兵团团围住,保护着自己的主帅。

    过了约有五六分钟,西凉军的溃兵已经跑到近前,在徐荣麾下兵马的呵斥下,纷纷左右散开,往后队跑。

    此时后方大军的前军已经压了过来,大约五千人持戟结阵,向前推进。

    徐荣坐在马上,俯瞰着山下,前军结阵大约在自己坡下百米之处,后方不到一里,中军也马上赶到,只需要击溃了这股追击的白波军,远处营寨还处于混乱中的白波军根本不堪一击,完全可以继续进攻。

    不得不说,在指挥士兵的水平上,徐荣确实实力不凡。包括连续击败孙坚曹操,要不是后来在长安内乱的时候,遭遇了胡轸背刺,他估计靠自己也能帮王允搞定李傕郭汜。

    那边徐晃跟着溃兵一路冲杀,虽然坐在马上远远地已经看到了前方有结阵的西凉军。可现在大军正是靠着一鼓作气的勇猛作战,他并不想停下来。

    所以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徐晃领着自己的兵马直接一头撞在了西凉军的铜墙铁壁之上,前军人仰马翻,乱成了一团。

    而见到他那么莽,最头皮发麻的不是被莽的西凉军,而是跟在后面的关羽。

    关羽是亲眼所见西凉军已经结阵,结果徐晃还要一头撞上去。

    这不是疯子吗?

    怕是只有三弟才能跟这人相比。

    关羽肯定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几十年后徐晃会比他想象地还要莽,不仅率军击败了他,还连破他十重围堑,逼得他最后走了麦城。

    现在关羽只知道一件事情,如果他不做点什么,那他的那位河东老乡怕是要出大问题。

    正欲引兵去救,一旁的管亥忽然提醒道:“将军你看!”

    顺着管亥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在西凉军侧后方百米外的山坡上,正有数十骑于山顶俯瞰战场,山顶旗帜飘扬,虽然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但显然是一名西凉军的重要将领。

    “此人必是徐荣。”

    关羽毫不犹豫地道:“你们都跟我从侧翼杀过去,将他拿下。”

    “唯!”

    管亥作为关羽忠诚小弟,当下招呼周围士卒,约有一千余人,跟随着关羽从侧面战场上过去。

    平原地带要么丘陵要么平坦的土地以及广袤的农田,此时也顾不得其他,一行人绕过战场,从北面的农田中穿过去,向着徐荣这边冲来。

    他们这边的行动自然被高处的徐荣尽收眼底,徐荣的一名偏将说道:“将军,那边有人往山下奔来。”

    “看到了。”

    徐荣转头看了眼身后,坡下远处中军一万人马上就要抵达,只有不到二里地,便放心地说道:“他们不过千人,难道还能突破了我的士兵防守,威胁到我不成?”

    “将军......”

    眼见关羽越来越近,偏将睁大了眼睛,有些期期艾艾道:“那人......那人好像是关羽......”

    “什么?”

    徐荣在认为山下过来的那一千余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之后,就把目光投射向了正面战场,听到偏将的话,才骇然地看向山下。

    就看到山坡下方正有一穿着绿色长袍,手拿青龙偃月刀的红脸大胡子,骑着宝马,一马当先飞奔而来。

    一时间,饶是镇定自若的徐荣也有些慌了,回头对偏将道:“弓箭手呢?”

    偏将苦笑道:“都在后军。”

    弓箭手也不是万能的,平原作战,又是二月春风大的时候,平地射箭你能射多远?

    等你射完第一轮,人家早就杀到你脸上了。

    所以平地上打仗,基本要么是骑兵游射,要么是步兵结阵冲锋。

    不然的话合肥之战,张辽带八百人冲出城的时候,孙权身边好歹也有几千前哨兵,为什么不射箭呢?

    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徐荣又何尝不知道弓箭手都在后军,他是被关羽吓了一跳。

    要知道关羽的名头可比徐晃响亮百倍。

    黄巾时就勇冠三军,后来领军平定青州,又与张飞合力打得吕布吐血,死在他手里的将领无数。

    遇到这么个强人,徐荣也怕他真的冲上来把自己宰了。

    “无妨的。”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徐荣连忙平复心情,说道:“中军马上就抵达,他上不来。”

    话音未落,关羽就已经一马当先冲入了山下的护卫队里。

    他的身后是管亥与千余死士。

    因为怕他们直接冲出重围往土坡顶上杀去,山下的两千多徐荣亲卫就想着将他们团团围住。

    可包围圈并没有那么快围拢过来,关羽与管亥带着士兵以《孙膑兵法》记载的锥形阵一头扎入阵中。

    两人在最前面,如锥形阵的最锋利的锥头一样,奋勇拼杀,左冲右突,只片刻功夫,就已经杀到了山下,似要往上冲。

    徐荣的亲卫慌忙慌忙结阵,持戟勉强将关羽挡住。

    “徐荣,下来与我决一死战!”

    关羽在山下提刀叫骂,让徐荣下来单挑。

    徐荣脑子抽了才下去和他打,一边注意着山下情况,一边不时远眺后方中军,期盼着中军快点过来。

    但中军毕竟是步兵,如果直接跑的话阵型会散开,所以只能结阵步行,离他还有一里左右。

    如果这个时候关羽继续冲杀,还真有杀到山顶将徐荣擒住的可能。

    不过管亥却提醒关羽道:“将军,那边快撑不住了。”

    关羽回头看去,就看到正面战场上徐晃的冲锋之势被西凉军前军彻底挡住,如今处于僵持阶段,但显然落入下风,正在节节败退。

    在选择是救徐晃还是杀徐荣之间,关羽仅仅只是在一秒钟内就做了决定——救自己的那位河东同乡。

    “从侧翼杀回去!”

    关羽一招手,带着管亥与身后千余士卒,再次冲出重围,从西凉军前军的后翼突袭。

    像这样结阵的军团最怕的就是从背后或者两翼包抄。

    古代战争,一般执行这种战术的是骑兵。

    包括欧洲、古罗马以及古代中国,经常都有大规模兵团步兵正面对垒,然后骑兵侧翼包抄冲阵,一举将对方的步兵阵型打乱,然后取得胜利。

    人都有从众心理。

    结阵的时候非常稳固,士兵不容易溃败。

    而一旦阵型被冲散,那么士兵有一个开始跑,接着就变成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

    所以当关羽选择不去杀徐荣,而选择救徐晃的时候,也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