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两翁儿女旧论姻-《锦棠春暖》


    第(2/3)页

    管她怎么恨,反正是绝不能惘顾女儿幸福的,安真酉十分洒脱:“改天我亲自同罗贤弟赔个罪,想来罗贤弟不至于此。”

    他觉得只要男人把得住,后院女人一点怨恨应当也无事吧。阮氏却深知妇人们枕头风的能耐,见他不以为然,也只能暗暗叹气,不过安真酉不是蠢人,罗主簿的态度但有不对他应该能留意到,到时候自然知道提防,这会儿她多说也无用。

    只能按下话题,暗中留意着。

    闵时清却大大松了一口气,他毕竟年纪小,闵大郎夫妻会听取他的意见,却未必会遵从他的意愿。做父母的,总是会一厢情愿的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孩子不情愿,也会以“孩子长大了就知道父母是为他好”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闵大郎夫妻自然也不能免俗。

    闵时清努力良久,还是没能说服爹娘,闵夫人还给他请了假,专程带他去了淮阴郡王府一趟,幸好见了郡王妃,他装作不懂其中关窍,在郡王妃开口之前十分不好意思的向王妃坦承自己更想去太学,王妃能担保他进国子监,不知道能不能换成太学。

    反正两个学府一向齐名,他年少不知深浅也是有的嘛——若不是范举人一心栽培,他还真未必知道那些。

    果然此话一出气氛都僵硬了,那几日他在家里同闵大夫人仔细分析两大学府的不同,闵大夫人是心知肚明郡王府能往国子监塞人,却不能直接往太学送人——太学的学子试不是摆着看的。

    郡王妃闵氏真是个精明人,否则不会出身一般还坐稳了郡王妃的位置生了嫡子,笼络了淮阴郡王多少年,若非当年侍宠生骄一着棋错撞破了淮阴郡王丑事,给郡王府惹了祸,还不至于失宠。及至今日哪怕宠爱远不如从前,她也仍然把郡王府牢牢把在手里,可见其手段。

    借着给儿子挑伴读,她其实选出了几个有潜力的少年打算培养着,若有出息的将来好给儿子保驾护航,就是出息不足的也能给儿子使唤,不过白费点人情搭几个名额罢了。

    闵时清的要求往真里论就有些打脸了,但她自己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难免有些心虚,就多想了一层,这少年提起太学,是不是暗示她人家完全有能力自己考上太学?何须借助郡王府进国子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