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人有我优-《工业民科》


    第(2/3)页

    “你说?”沈克俭问道。

    林强生说道:“国家现在的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我省地处边陲,没有沿海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海洋优势,他们发展起来的速度是很快的。

    在我想来,我省的纺织企业虽然大,但是力量不强,后劲不足,况且南方人眼界宽更熟悉市场经济,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又对我国实行贸易配额制度。”

    他对沈克俭道:“种种不利的因素限制了我们纺织业的发展,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如何赢得市场,这才是我们的任务!我有一个担心,倘若不抓住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恐怕我省的纺织行业就要落寞啊!”

    他问道:“沈局长,你考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嘶!”沈克俭惊讶的看着他,没想到林强生对省内的纺织业这么不看好,他摇了摇头说道:“林先生,我省的纺织行业整体上是向好的,我相信保持这种优势,未来十年我们不会落后南方!”

    林强生遗憾的点了点头,对沈克俭的回答有些不太满意,沈局长恐怕不会想到未来省内乃至北方的纺织业都会落寞吧,省内的纺织大企业更是破产倒闭。

    他对省内的纺织行业有些担忧,实际上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95年之后中国的纺织业渐渐南移,传统纺织地区江浙,继珠江三角洲之后崛起,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解决了社会的大量就业。

    而北方地区的纺织工业却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订单被南方企业大量抢去。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多数企业消失,纺织职工大量下岗,有技术的职工拖家带口的跑到南方打工,滨麻厂也是其中之一。

    沈克俭对这种情况没有认识,哪有林强生了解的这么深刻,他说道:“我们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还有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纺织工人,只要保持这些优势,我相信未来会更好的。但你说的我觉得也对,沿海特区有很大优势,有着吸引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创办企业的便利,但是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优势啊!”

    他笑着看着林强生,说道:“这不是有你吗,东星集团就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客商!”

    林强生听后怔了怔,哈哈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道:“不错,那就让我们携手合作,互相勉励吧!”

    沈克俭指着他,大笑道:“林先生,你比我还年轻,办事要有冲劲嘛!”

    林强生点头说道:“沈局长,刘厂长那里还要拜托你多做工作,我还是希望他能够继续担任厂长职务,刘书伦是个人才,离开滨麻厂太可惜了!”

    想到刘书伦那个犟种,沈克俭郑重的说道:“我尽力,刘书伦这个人还是一心为公的,他没有什么私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