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与生产AUG的斯太尔曼利夏合作-《工业民科》


    第(2/3)页

    “我赞成朵先生的说法,我们的使用用户不断发来枪械的使用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些优点,而且,无托枪的整体更为平直,这对保持精准度很有帮助,而且它的重量轻,人工机效好,非常便于突击部队或者执法机构使用!”

    李伟如对韦斯珀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中国也在进行无枪托的设计,希望借鉴你们的成功经验。”

    他想着这位就是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倘若他能透露一些技术细节,那对他们的研究就太重要了,一旁的朵英贤也想到了。

    韦斯珀大方的说道:“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朵英贤大喜,立刻向他问道:“请问,突击步枪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韦斯珀说道:“这个计划其实是从1960年开始的,当时就是要替换自动步枪,军方要求得到一把精度不低于前者,可靠性不低于,重量不大于16,全长不得超过现代冲锋枪的突击步枪,而又要求是一把步枪、卡宾枪、冲锋枪的多枪种集合的多功能武器。

    综合考虑之下,我们觉得无托式的设计更能体现这些要求,再加上当时的自动步枪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设计思想了,我们把这些理念都拿过来,例如无托式设计、模块化,还大量采用了铝合金、工程塑料减轻重量,使用了很多现代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质。

    总之,就是把以往已知的设计理念聪明的组合起来,把这些都融合在我们的当中,结果发现它是如此的优秀!”

    韦斯珀微笑的看着众人,稍稍愕然,发现这些中国人并没有多大反应。

    林强生鼓掌说道:“说得好,把成熟而先进的理念运用到武器当中,结合了众多自动步枪的优点,再加上它天才般的设计风格,创造了一把经典名枪!”

    韦斯珀向林强生表示感谢,他稍稍松了口气,这个年轻人才是合作的另一方,看样子他对斯太尔的技术很满意。

    朵英贤稍稍有些失望,韦斯珀并没有说出他想要的,他觉得这个奥地利人和16的设计者尤金斯通纳、47设计者卡拉尼什科夫一样,敝帚自珍,根本不会把真东西告诉中国人。

    林强生对众人说道:“我认为设计枪械3分靠技术,七分靠天赋,还有偶然之间闪现的灵感!”

    韦斯珀伸出大拇指,点头说道:“林先生,您说得对,天赋和灵感,我认为灵感还要更重要一些,技术总能解决,但是要设计出一款经典枪械,可不是光凭技术就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