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强大实力-《工业民科》
第(2/3)页
老先生已经80岁高龄,本来是早已退休的人了,改开之后还放不下祖国重工业设备的发展,对国家大肆引进外国设备多有意见,先后给中央高层写信,可惜上面已经没人听他的了。
自从被林强生聘请了之后,老人家可算是有了一展报复的机会,正好东星集团要上马若干重型设备,可谓是大大满足了沈老的心愿。
林强生向沈鸿介绍道:“沈老,这位是麦道公司派来中国的负责人,张镇中先生,他主持上飞的麦道82总装项目!”
“哦,欢迎你啊,张先生!麦道82飞机要在我国总装,我听说了,我有个问题,是不是以后麦道公司就要在中国生产零部件了?”现场很嘈杂,沈鸿前辈的问话也很大声。
张镇中看到不远处的工人们在焊接着地基,火花四溅,他对沈鸿挺钦佩的,这么大岁数了还亲临现场指挥。
点了点头,张镇中说道:“以后麦道-82的零部件会逐渐的拿到中国来生产,现在国内就同我们签署了起落架舱门和其他零部件的补偿贸易协议,我相信中国企业一定能够越来越深的接触麦道82的生产过程!”
沈鸿笑着点了点头,一连说了几个好,他带着林强生和张镇中参观了5万吨大型单缸模锻油压机的材料构件。
张镇中看着这些大型锻件,吃惊的说道:“我听说造5万吨的模锻压机,有些部件要用3万吨压机去锻造,而造3万的要在1万6千吨的机器上去锻造,是不是这样层层递进的关系?”
尽管80岁了,但沈老耳不聋眼不花,他和张镇中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国内缺乏大型锻压机,所以我们不得不转换思路,用蚂蚁啃大象的方法,用一台1万5千吨的水压机一点点的锻造了这些构件。”
张镇中疑惑问道:“可是这样不会改变原来的结构应力吗,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缺乏可靠性保障吧?”
沈鸿轻轻摇头,微笑着说道:“困难总是有办法克服的,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有超级计算机的帮忙,我们重新进行了结构应力分析和可靠性论证,争取让这个大家伙屹立起来!”
林强生也说道:“等这座5万吨模锻压机完成之后,下一个项目就是8万吨双缸模锻压机的设计制造!
我们资金充足,我相信有了这台设备之后,下一台大型模锻压机就比较轻松了,到时候结构也有很大改善,简化机构,眼前这个家伙也就光荣下岗了,回炉重造!”
“呃,太令人吃惊了!”张镇中无比震惊,看林强生信心满满的样子,东星集团竟然有这么强的资金实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