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年初会议-《汉家日月》


    第(2/3)页

    眼下赵天齐聚精会神的听着于望大人的讲话,不敢漏掉一个字,看到旁边的肖先生泼墨挥毫,只做草书纪录,他心里也不禁暗暗后悔:“我也不是不通笔墨?下次一定也得笔墨准备,记录好于望大人的讲话重点!”

    “我汉家屯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百废待兴!”于望在朗声的发表讲话:“这新的一年里,我汉家屯各方面都要统筹安排好!一切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秩序的安全生产!我对你们的要求是八个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在会议上,在座的众人纷纷感到自己受到了于望大人的重视,自己脸上有光。能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是谁都能来吗?第二个是既然坐在这里,那么肩头上的责任也相当重大!在于望的起头下,众人纷纷发言,指出了各种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肖先生对于整个汉家屯了如指掌,经常性的口里报出各种数据,让于望来核对定策。

    首先要解决的是,水车的问题。这汉家屯外,去年冬季冻土来临前,屯民疏浚了不少灌溉水利渠道,但是这些水利渠道离着清河有点远,第二,清河水位低。如此就需要水车引水上岸,同时还要堆砌兴修水渠,以用来导水引流到汉家屯的水利系统。

    水车的问题,赵天齐开口就包揽了。他说自己是做了多年的里长,倒是认识一班县城里穷苦工匠,可以请他们来做水车,保证质量好,速度快。既然赵天齐这么有信心,于望就让他负责这件事情,同时一事不烦二主,那水车旁新要修的水利沟渠,也让赵天齐一块负责起来。当然,这人手,钱粮俱都是找肖先生支出。

    等过了二月,眼看春耕马上就要开始。这一年时间里,最重要的耕种时节是万万耽误不得的!岂不闻谚语云: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干得强,秋后有余粮!于望对着赵天齐道:“只要你在春耕之前都能把这些工作完成,记下你一大功!”

    赵天齐兴奋的站起来,学着屯内那些战兵的口气道:“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这春耕的水利工程是头一个问题,这个商议了解决后。接下来就是耕牛,现在屯内耕牛还不到二十头。真的当春耕开始后,汉家屯那去年开垦出来的土地就有一千多亩,这点耕牛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今后汉家屯肯定还得大面积的开荒。所以,去买大批的耕牛回来,势在必行!

    这耕牛的问题,只见刘青山站出来大声请命负责。于望则是很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四姐夫,这新来的人就这么积极勇于任事?比起那些缩头缩尾,畏畏缩缩的普通屯户可强了不止一百倍!人怕人比,于望一下子对刘青山另眼相看起来。

    这刘青山这么积极,倒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个,这于望是谁?自家人!自家人不帮,帮谁?第二个,一直在刘捕快庇护下,无所事事这么多年。圣贤书是读了不少,但各类杂书他读的更多!他很想自己伸展身手,大干一场!以前在县城,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真真是手脚俱都被束缚,现在在乡下,没有了那许多的条条框框,想来自己肯定能做点什么成绩出来的。

    当下他请命自己去带队去滦州买耕牛,同时他建议,如果可行的话,咱汉家屯该建设起自己的牲畜喂养场,包括猪,羊,鸡鸭,鱼等,建立起初步,最低等级的一点供给系统。现在的大明世道,物价腾贵,不能什么都靠买,银钱也有买不到东西的时候,一切最好都自己建设起来,其中各种内情措施,刘青山心中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另外挑时间写出条陈,奉上再详细解说。

    当然,如果想办成这些事,首先就得先期投入大批钱粮,这最后如何,还是要于望来拍板。

    于望刚刚是意外,现在则是吃惊了!“难不成自己这个四姐夫还是经济专家?!!以前真的从来不知!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面对这刘青山的侃侃而谈,虽然各种规划眼下只是雾里看花的描述,但已经深深的震慑大多人,连肖先生也不禁送上震惊的眼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