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难题-《汉家日月》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随着韩立功的鸟铳击发,远处那木板应声破碎,木屑横飞。“好!”看到韩立功安然无恙,木板又被击的粉碎,旁观的众人都喝起彩来。

    当下一人去取了那破碎的木板回来,大家围着仔细观看。李舒脸色一正,对着韩立功道:“先前我等对韩老的手艺有质疑,在此赔罪!”

    “李大人哪里的话!朝廷的鸟铳自是不必多说,但以后只要是我们自己打造的鸟铳,保证打造精良,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个时候得到了众人肯定的韩立功满脸放光,满是自豪,那脸上的皱纹也似乎舒展了不少。

    “老韩啊!好鸟铳!真真是好鸟铳!”王力也一改前词:“这鸟铳八十步外对没有披甲的敌军绝对是杀伤力巨大,对于披甲敌军,如果将他们放近五十步开打,一样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只不过这开火的速度也太慢了点!临阵不过一发,打完了就是烧火棍!”

    正喜形于色的于望心中一动,沉吟着对韩立功道:“这火枪击发的步骤也太繁琐了点,如果把将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引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再一次性的塞入铳口,如此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吧?”

    这个火药定装当然不是大秘密,后世人都是耳熟能详。

    韩立功则是沉吟了一会,恭敬的道:“于大人智慧天授,属下佩服!虽然这小小的改进,但是如果火枪手们练习熟练,这火枪手的开火速度应该是大大增加!到时候肯定一改临阵只有一发的弊病!”

    “如此就好!”于望欣喜的道:“一切都要从实践出发!这以后火药定装的事情,你也操办起来罢,尤其是火药定量的事情,万万不可疏忽,必须保证每个定装纸筒的火药量过秤相同,我们汉家屯以后不论生产什么,都必须做到严谨,精密!”

    “是!是!于大人的指导,属下一定完美执行,必然做到严谨,还有那个,那个精密!”

    “如此看来,这火枪手的训练要排上日程了,我们汉家屯的火枪手必须要严格训练,绝对要杜绝朝廷官军的那些陋习,每天都要安排他们实弹射击!这训练什么啊,都要下苦工,下本钱啊!”

    “于大人,对于这鸟铳,属下还另有情况禀告。这鸟铳铳管委实制作不易,它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后就报废了,如果于大人练兵,每天让火枪手实弹射击,这,这,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哦?于望一愣,这个时代火枪毛病还真不少!难道就因为训练火器的成本问题就放弃让火枪手的实弹训练吗?

    此时的于望想起了后世的淞沪会战,这是后世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其中中国方面种种政治原因,国际因数,中日双方巨大的国力不对等,武器装备水平的相差极大等等这里就不提了。

    当时吃了巨大亏的中国,其中就有一个原因是军队训练实践少,经费可怜,因而每连最多只能出一两个特等射手。军队平时训练的最大限额是15发子弹,战时也只发20发子弹,平时训练只能靠放空枪进行空练。

    这还只限于中央军或者其他比较正规的部队,而一些杂牌军和后期陆续增援而来的军队中,不少是刚征来的新兵,他们戴着草帽穿着草鞋,满腔热血为国赴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甚至连枪都不会放。

    反观日本,他们军队几乎是靠子弹"喂大"的,日军步兵的《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是1800发。

    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尽出优秀射手,通常每个中队(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国军事评论员给出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