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定议-《汉家日月》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听到李舒的异议,和王力一改往日的无心无肺,于望也不由严肃起来。这火器接下来世间称王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为什么他们会反对?

    李舒脸上此时是沉思和追忆,在他缓缓的叙说中,他反对的原因也披露了出来。首先,这鸟铳操作繁琐,如果具体来区分,每开一次火要分为八个小步骤。

    第一步:要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第二步,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

    第三步,拧开装发射火药的小瓶,将火药从枪口倒入,第四步,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从枪口装入。

    第五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火药,第六步,点燃火绳:火绳燃烧速度较快,加上点燃后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击前一般不点燃火绳。

    第七步,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

    最后一步,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火药,弹丸发射。而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往往是闭眼的。如此,想要射杀鞑子,完全是靠运气。

    在如此繁琐的步骤下,就算是平时训练有素的鸟铳手,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每三分钟两发的速度。而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临阵不过一发,而关外鞑子久和官兵对阵,深深了解其中弊病,他们或是用虚铳提前诱使官兵开火,或者完全是明官兵自己乱了阵脚,在鞑子冲锋之前,还在鸟铳射程威力之外就提前开火。

    蒙古,后金军队往往利用这一时间采用轻骑冲击的战术,在虏骑如风而至,铁骑滚滚之下,明军往往大败。

    而且鸟铳还受到天气原因的限制,在雨天不能使用,因为雨天鸟铳会进水而不能发火。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把火门上的传火药吹走。

    李舒刚述说完了鸟铳的自身的弊病,王力又搭茬了,他冷笑着道:“我在关外的时候,官兵们如何使用鸟铳,那德行我见多了!”

    原来每当临战交战的时候,慌神之下的大明官兵手中的鸟铳有的向天而打,有的双手向前放铳而头已回顾逃命,有的先将铅子衔口中,忙乱装铳,忘记铅子还在口里,顺气咽入腹中。有的忘入铅子,或者先下铅子,而后装火药。有的铅子小而鸟铳口大,照打时铳口一低,铅子流出。更有的前面步骤都完成后,不小心后火绳落地,为湿气所灭。所以官兵开火的十铳之中,仅有六七铳发出,六七之中,仅有一二打中目标。

    鸟铳有如此众多的先天缺陷,还有官兵们的如此使用,临阵焉有不败之理?而且大明官军有过惨痛,血的教训。

    历史上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西路军在萨尔浒山上见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队以待。当后金军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方拉开,雨雪忽止,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

    明军个个恐惧,人人心慌,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后金军面前。后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无虚发,每发必中。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火枪,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萨尔浒之战正好在雨后初晴,湿度最大时,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所以后金八旗愈战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营,一举夺取了萨尔浒山营寨。

    萨尔浒之战,火器的缺陷便暴露无遗。听到李舒和王力的种种强大反对理由,众人鸦雀无声,只是看着于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