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来龙去脉-《浮生挽歌》
第(2/3)页
三人各怀心思在黑夜里睁大了眼睛。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九歌也起的很早,因为心里装了事,一夜都没有睡去。盯着熊猫眼起来时,孟濯已经将饭菜摆满饭桌,等待九歌和孟衍。
孟衍天不见亮就去了后山采药,这会也才刚回来,其实孟衍走的时候,九歌知道,只是没有出声而已。孟濯是在孟衍离开一刻钟之后才起来的。
今天的气氛,看起来格外冷漠。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打破这份宁静。
虽然饭菜很丰盛,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顿饭也是吃的哑然无味。还是九歌出声打破了沉默。
"你们已经决定好了,是吗?"九歌问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孟衍猛的抬头看了看九歌,又低头盯着碗里的饭,孟濯则是巍然不动的往嘴里送着饭。
"什么时候走?"九歌略显平静的问道,她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可是没想到这么快,在她毫无准备,毫无头绪的情况下。
"九歌……我"孟衍放下手中的碗,看了看一言不发的孟濯,又抱歉的看向九歌,这个救了他命,在一起生活了四个月的人。
"我都知道。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九歌也没有想到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会如此平静。"你们有什么打算?"
"先离开这里,再做打算。"一直未开口的孟濯说道。
"然后呢?走一步看一步?"九歌反问,孟濯却没有回答。
"我之前还认为你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现在看来,我想错了。"
"何解?"孟濯听罢,直视着九歌的双眸。
"因为你只有匹夫之勇,毫无责任。"
"九歌,不许你这么说我大哥。"孟衍一看九歌和孟濯势同水火,开口拦到。
"怎么?我说错了吗?"
"衍儿,让她说下去。"
"其一,你不知敌手深浅,贸然打算,是为无谋;其二,你不为孟衍考虑,不顾其性命,是为没有责任;其三,你只想到索命报仇,没有任何计划,是为匹夫之勇。这些,可有说错?"九歌气势汹汹的说道,丝毫不顾孟衍的阻拦之意。
"你说的没错。"九歌没想到一向外表冷硬的孟濯,今日会这么快就服软。"但仇,必须报。我想衍儿也会如此。"
"我没有说过不让你们报仇,虽然这是你爹的遗愿,自己的东西需要自己找回来,但是起码,要做好详细的打算,我不知道你们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你们以后面对的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但是我知道,人只能活一次,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算你们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们死去的父母想想。"
"天下三分,我和衍儿乃南宋孟家所出。"孟濯突然无厘头的说道。
"这个我知道,之前你爹提起过。听孟衍也说过一点。"
"我们孟家自第一代开国君主景成帝起,便由皇上赐下'医学世家',到我爹已经是第三代家主,我们孟家生活在京城,治病救人,南宋无人不知,即使是邻国北燕和东魏也是如此,因为爷爷和景成帝在登基前便义结金兰,到了爹爹这一代,更是和如今的景文帝一如同袍。"孟衍说道。
"也就是说你们家跟皇室有不浅的关系?"九歌疑惑到。
"嗯,爹爹虽未入朝为官,但是会定时进宫小住几日,为皇上调养身体。
"皇上有病?"九歌疑惑到,本来想如果孟萧和当今皇帝走的近的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谁知道是不是孟萧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被皇帝灭口,可是听孟衍如此说来,如果皇帝身体欠佳,依靠孟萧的话,是没有理由下手的。要么就是想置皇上于死地的人,可是这么说来,也没必要灭孟萧全家。
"皇上年轻时征战边疆,英勇善战,胸口中过毒箭,刺穿了肺部,所以每到天气转凉旧疾就会发作。"
"你到底是什么人?"孟濯突然警惕的看向九歌,初见九歌,他就怀疑过她的身份,褚希却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来自何方,家里还有何人这些一无所知。褚希是爹两年前带给自己认识的,从那时起,自己就开始接管这个不被人知晓得组织,只是他们从不做不干净的买卖,仅仅只是打听情报而已,如果是连褚希也没有办法的人,就说明要么这个人背后的势力在孟家之上,要么就是如褚希所查。要知道,褚希不仅仅只是在南宋这么简单。
"不要用那种眼神看我,如果要对你们下手我有很多机会,不会等到现在,所以,收起你的怀疑。"九歌嗔了孟濯一眼。"接下来,你们怎么办?"九歌又看向孟衍。
"我……我看大哥。"孟衍踌躇着看着想把九歌盯出朵花来的孟濯。
"你能不这么看我吗?"九歌的怒火一下从心底冒上天灵盖。
"你到底是什么人?"孟濯此刻坐在九歌对面,气势凌人,右手紧紧握住佩剑,一切蓄势待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