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嗜睡之症-《无双魏帝》


    第(2/3)页

    “上不访.下不谏.妇言用.私政行.此亡国之风也.故上必察乎国风也.”

    荀悦讲得兴致勃勃地时候却看见曹丕哈欠连连,心下不悦,随即考教道:“公子以为,除此九风之外,尚有他情能定国常否?”

    曹丕笑了笑,说道:“先生九风之说涵义深广,国常必不脱此九风,只是历来天子久居深宫,如何体察百官之举,庶民之心?”其实曹丕很佩服荀悦这番归纳,就这九风,放到后世照样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稳定,而且非常之全面。

    这种理论出现在离后世1800多年前的今天,不得不说汉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种。只不过虽然全面,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难就难在那个察字,如何去察?哪怕到了通讯技术发达的后世也不可能把这九风情况多若观火,何况现在?所以曹丕有此一问。

    荀悦说道:“天子朝中有百官、州郡有州牧、刺史、太守、乡县有令、长、丞、三老。就算在深宫之中也可知天下之事。”

    “人皆有私心,危局图保命,盛世牟私利之人比比皆是,难不成他们因保命牟利做的脏事儿还会告知天子不成?”

    “这...........”荀悦一时无话可说,理想化的东西操作起来往往是最困难的。

    “人有私心,就会欺上瞒下,但是有私心的人治世和乱世都会有,哪朝哪代不都是有贤良和奸邪的?九风可定国常,但是难测人心啊。在吾看来,这国常之事嘛就是一个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过程,久乱必治,久治必乱。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九风之相必然是交互存在的,治中藏乱,亡中有治,先生以为然否?”

    “阴极生阳,阳极转阴....久乱必治,久治必乱。”荀悦叨念这曹丕这两句话,一时竟出了神。

    此时淑儿走了进来,说道:“公子,先生,典郎中令带来太医令给公子望疾。”

    荀悦回过神来,拱手道:“原来公子身体抱恙,那下官告辞。”

    曹丕起身行礼相送。同时让淑儿把典满和太医令引入正堂,然后自己整了整衣冠,来到正堂迎客。

    典满和太医令看到曹丕之后起身行礼,曹丕笑问:“太医令如何称呼?”

    “下官姓张,名贡,自元盛。”三十来岁的太医令恭敬地作揖说道。

    “有劳张太医了。”曹丕说完坐在一张案子后,把手放在案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