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修文的贵人-《姽婳仙》


    第(2/3)页

    此话一出,黎落面上的两行清泪扑簌落下,可黎落心里不觉得委屈,笑着同周吴氏对视,二人心里皆是暖的……

    ——日兆宫殿

    入夜,日兆宫殿灯火耀目,红霞贯天。金碧辉煌的主殿如同映在一团火云之中,殿外的广场耸立着九根混粗的石柱,石柱上雕刻着五花八门的祈福图,石柱中央围着一轮巨型日晷,威武霸气又透着神秘。

    殿内,日兆大王伏案翻卷,聚精会神,似乎正品的津津有味。远观那张纸卷上的落款,赫然写到——掌书令之子黎晟书。

    玉石铺就的地砖上,两排宫人井然有序的候在一旁,主事宫人的托盘中安放着香气四溢的参汤,面色拘谨赔笑着提醒:“大王,夜深了,用些参汤提提神吧?”

    日兆大王闻言侧耳微微颤动,依旧手不释卷,只腾出一只手伸向前方,那主事宫人忙将参汤捧着与眉心齐平,恭恭谨谨地送到了日兆大王的手心。

    眼见那日兆大王匀匀饮了半盅,主事宫人的脸上才有放心的神色。

    “奴才多嘴问一句,大王看的卷宗出自哪位才子?竟引得大王您目不交睫了足足两个时辰依旧乐此不疲!想来彼人肚子里墨水足得很——”

    宫人嘴上挂着谄笑,眉梢高挑,打探的意味明显。

    日兆王听了宫人的询问,即刻含笑抬头,明显那宫人的疑惑正合了日兆王的心意。他放下手中的纸卷,抬手揉捏着因为伏案过久导致酸痛的脖颈,欣然答曰:

    “掌书令之子黎晟——倒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让人不容小觑!”

    宫人闻声垂眸思量了一阵,并不觉着耳熟。但顾忌着日兆王的兴致忙随声附和:

    “黎大人福气极好!教养了一位可造之材,眼下又逢大王慧眼识英才,真乃喜事!”

    掌书令是个清水差事,且官阶不高,日兆王跟前儿的红人不识黎耀荣并不稀奇。黎耀荣自知位低权轻,因此只求这掌书令一职得以世袭便可,并不奢望升迁擢拔。也许他自己也难以想象,仅是黎落的一篇文章,便让黎家从此在日兆王心中有了不轻的分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