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章 让他消失 1-《立鼎1894》


    第(1/3)页

    “我早就说过,那小子特么不是个好饼,结果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丫眼瞅着这就要成事儿了,诸位还在那儿吵吵来吵吵去的,都费那么些唾沫有个屁用啊!”

    京城,某个私人会所,一群道貌岸然的家伙济济一堂,其中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正唾沫横飞的发表见解。

    此人穿着件红底儿掐金的百福字马褂,雪白的袖口翻起来能有半尺宽,大拇指上做成的游戏,开发的漫画,制作的动画,发行的周边,由此而反哺民俗文化城的旅游业之类。到底能产生多么惊人的经济效益。以杨浩如今的团队班底都没法计算清楚。

    总而言之,重修《明史》代表着一个堪称价值空前的超级大ip。为了开发这个大项目。仅仅是启动投资,杨浩对外宣传是软妹币,一百亿!

    一百亿啊,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个天文数字,其实也就是一座摩天大楼的造价,却远远不够用来开一场运动会一场全运会投资一两千亿。

    不过放在特定的领域之内,这个数字就显得太大了!基本上,要用来推动某些舆论的话,真心没法阻挡。更别提,这还是所谓的“启动资金”而已,后续要投入多少,谁也不知道。

    反正杨浩败家的名声已经突破地域限制,连外国人都如雷贯耳。以前是十亿级的战舰,如今百亿级的文化项目,是能够带动千亿级的gdp,万亿级的投资建设,周边产生的利润会影响到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这效果之大,不可估量啊!

    全国上下,许多的部门和人群是光听打雷不见下雨,早都渴钱到了极点。杨浩的这一举动,如同久旱逢甘霖,数以百计的项目组推动运作起来,堪称一代顶级文化盛事。

    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挖掘优秀文明精髓,无疑是巨大的贡献,上层除了关注和监督引导之外,也乐见其成的。

    难得杨家人在经受那么大的委屈之后,还不计前嫌的继续投身国家正面事业,慷慨解囊的做法,却比那些玩命贪污然后往海外输送的人,好了不知道千百万倍。

    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那么大的钱就这么丢出去了,却没有他们的份儿,京城里的“文化人”群体当然不乐意了。更别提,在可以预见的成果当中,一定会把他们的祖宗那些龌龊事给毫不留情的揭露出来。这绝对不能让他干成啊!

    这一场聚会,便是在此等背景下筹备起来的。与会的人,也都是近年来在圈子里混的有些成绩的中坚力量。一部分是遗老遗少,一部分则是对“我大清”充满感情的包衣奴才的后代。还有一部分,则是“铁骨铮铮”的所谓文化先锋代表。他们的特点比较统一,都是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持坚定的反对批判态度。比起柏杨的所谓“酱缸文化”,他们的说法更加尖锐湿疣......不是,更加尖刻犀利。

    总而言之,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人是需要从根子上断绝的劣等人种,中国文化是必须被从文字层面全面摧毁的劣等文化。中国历史上的王侯将相英雄豪杰,都是彻头彻尾的暴徒、刽子手、屠夫、强盗,是必须从灵魂层面批臭推翻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