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怎么收场?-《立鼎1894》
第(2/3)页
这也更加坚定了李鸿藻等清流们下狠手的决心。一旦杨浩把李经方给推起来,顺利接掌了李鸿章的淮系和北洋,那么清流们废了好大力气才形成的倒李计划,就将破产!接管李鸿章的庞大遗产,将变成不可能。这等结果。他们怎么能容忍?
前脚西太后奖赏,后脚他们就下手剿杀杨浩。一旦被人歪曲成故意跟老佛爷过不去,李鸿藻他们也得掂量掂量轻重。事情都过了一天,还没个说法出来,这是不是在孕育雷霆震怒呢?
光绪皇帝心里头怕呀!
李鸿藻老谋深算,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摆出一副从容的姿态道:“皇上不必忧虑。天下正理还在朝廷掌握中,区区一些坊间传闻,不日自然也就散了。纵然一时拿不下租界里的人,也可以让天下看清楚朝廷的决心,相信那些聪明人会受到震慑,作出选择的。”
光绪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敏锐的指出关键问题:“倘若那杨浩战胜日军,高歌凯旋了呢?”
李鸿藻从容道:“那皇上不妨破格奖赏,届时他若受了,就不能再生异心。他若不受,正好可借机处断,总之大势在我。”
光绪帝默默思忖片刻,忽而道:“老师,你说若朝廷也办一份报纸,代表官方宣传大清种种明言正理,以教化人心引导气氛,如何?”
李鸿藻大喜,躬身拜服:“圣明无过皇上,此事极好!朝廷正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可任由在野之人肆意评说指摘。”
光绪心中大是兴奋,这是他早已萌生许久的念头。说心里话,也对日本那位睦仁倭皇还是不服气的,凭什么他能做到的事情,朕就做不到呢?不过是革新政治,刷新吏治,引入新学之类的事情嘛!以大清之国力,做起来还不胜他十倍?办官方报纸,引导民间舆论,正是关键的一步。
不过光绪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很多事民间可以做,其他人可以做,唯独他要做,却会有许多的麻烦。满清统治可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他代表的,是一大堆的部落联盟而已。话语权是满人集体授给他的,一旦他露出要在汉人官员的支持下一家独大,那别人就要有话说。
另外还一个要命的问题,如今天下间有才能的人,几乎都是汉人。无论你搞政治改革还是弄报纸这种小事,最终干活的还不都是汉人?那都是影响天下的勾当,满人岂能放心放权?
所以,什么事到头来,都逃不过一个“从长计议”。
他们君臣还在那儿异想天开,浑然不知天下间的舆论动荡,已经悄然开始升温!
《国闻报》这一期的发行量超过十五万份,堪称十分惊人!一方面是犹豫关心中日战争结果的人越来越多,毕竟谁也不想等朝廷打输了,需要赔钱的时候从自己兜里往外掏---这个道理,杨浩也都说明白了。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奇峰突起的急骤变化。朝廷如此做法,到底杨浩会如何反应?会不会又是一个引着敌人入关的吴三桂,放任日军占领大连旅顺,顺带着撅了满清的老家?
这等猜测很有市场,无数人都等着看热闹呢,自然不会放过消息最灵通的《国闻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