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租界保卫战(三)-《立鼎1894》
第(2/3)页
数百青年齐齐应声,随即在租界大门外的停车场上,紧挨着满地尸首血渍,凛然不惧,拦住去路。
这一变化,让无数围观者反应不过来。不过他们多半也都知道严复与杨浩的关系,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他在帮杨某力抗朝廷官军。
英租界里看热闹的清流们却清楚,严复的立场其实更倾向于改革派,中心思想依旧是启发国民,革新政治,却万万没有造反的意思。
如今严复横身拦路,其用意却在顾全大局上。毕竟,以其对列国外交的了解,以及对列强本性的认知,绝不会相信他们那么好心,为了让朝廷顺利剿灭杨氏的力量,就任由其冲击租界。那可是会引起大乱子的举动啊。
人群之中,一直隐在暗处观瞧的文廷式轻叹一声站了出来,对众人点点头:“我去劝劝他。”
另一边,一堆外国人却有点看不大明白,不解的问:“那一群人看上去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为什么他们敢于无视枪械,几句话就能吓住了带领部队的将军?”
宝士德苦笑着解释:“带头的这位是整个中国很有名的一位学者,他就算站在皇帝面前也是可以得到重视的。而那些青年,却是明年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通俗一点说,其实他们已经是预备官员了。您知道,即使是在大英帝国,不是哪一位将军都敢得罪即将成为议员的家伙。”
众人恍然大悟,同时也纷纷摇头感到不可思议。那么一群未来的官员都上来阻拦,那么今天这事儿恐怕很难办成。
宝士德慨叹,看来他们的计划失败的几率大增啊!
英国在远东的外交官们,一直试图吞并美租界,眼下更有里面即将建成的远东最豪华最先进的建筑群。只要弄死杨浩,英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一处足可跟伦敦相媲美的远东城市基地,其中蕴含的利益之大,不可估量。
并且顺带着能够消除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竞争对手,以及阻碍他们掌握中国的革新力量,这一举数得的好事,才能让他们冒险出手。
但现在看来,要实现的难度不小啊。
文廷式很快来到美租界前,虽然是便装,那股子出入宫廷为皇帝近臣的傲岸气质,却溢于言表。
严复却是认识他的,两人年龄又差不多。从仕途上说,却是天差地远。
不过世易时移,论名声,严复如今却又在众人之上。文廷式急于解决问题,主动先拱手打招呼:“不意今日在如此情形下与几道兄见面。”
严复礼节性的回礼,淡淡的道:“原来是士,今日之事,大约是你们与朝中几位大人的策划吧?你可知如此对待爱国志士,会令天下忠勇之人寒心?国难当头,又有谁能站出来力抗强敌?”
文廷式也不隐瞒,坦然道:“杨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我却不知道他爱的是哪一国。此等朝廷心腹之患,不可不除。严先生,大清天下不缺忠臣孝子。只要我等辅佐圣天子励精图治,革新政治,中兴大业又有何难?纵然有外敌来犯,吾等自能拒敌于外矣!”
换做一年前,严复或许真能被他忽悠了。但现在他却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当即冷笑一声:“道光二十年至今,外敌屡屡进犯,我却只看到满朝大言炎炎,不见一人敢披坚执锐征伐沙场!士打算让谁去拒敌于外?”
文廷式登时哑口无言,脸皮憋得通红。
他跟朝廷那一堆人一样,都是放嘴炮的好手而已,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就全体麻爪。当然冒险送死的勾当,他们这群自觉身娇肉贵的大人们绝不会做,那不是还有无数的丘八武夫么?由他们来按照自家的比划去打就好了嘛。赢了是咱的功劳,输了是他们的责任。
羞恼之后,怒火往上窜,文廷式袖子一扫,沉下脸来:“严先生的文才学识,当今圣上也有看重。先生万万不可自误,免得自毁前程!杨氏覆灭已成必然,今日之局,更非尔等在野之人所能干预。我劝先生还有诸位学子,早早让开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