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特工随行-《这个兵王会算命》


    第(2/3)页

    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阿黛尔和向导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十分专心。

    虽然德里克已经在阿黛尔的身上悄悄地安装了窃听器,但是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从表面上看,那个向导确实很像一个没经过特工训练的研究生,但是,真正的特工高手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楚国人的哲学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大道无形,就连他们的功夫,也讲究无招胜有招。

    所以,必须时刻对他们保持警惕,不能被他们的伪装给欺骗了。

    那个向导的话,德里克基本上都能够听得懂,可是,阿黛尔这个臭女人,总是爱跟其他的一些游客问那问这的。这让德里克非常苦恼。

    因为那些游客总是讲一些方言或者可能是暗语。

    对于楚国的方言,德里克是领教过的。

    还在十年前,他曾经跟他的祖父回过祖籍湖建,那里的人讲话,让德里克感到简直就是到了外星球。即使是相邻的村子,方言都不相同。

    在这一点上,他的情报局同事们和他有着共同感受。

    那些负责监听楚国通讯和网络舆情的同事们,经常抱怨他们的工作挑战性太大。

    除了那些方言让他们头疼外,近些年来,楚国网络上一些陌生的词语呈现出井喷式地增长。尤其是一些网民们的帖子,大量的不明含义的词语频繁出现。

    德里克和那些情报分析师们都知道,楚语的构词方法主要有象形、谐音、假借、指代、转注、会意等,可是,他们用这些方法对那些新词进行分析时,还是不能解读其真正含义。

    说这是楚国情报机关与它们的间谍进行密码通讯吧?又实在不符合情理和逻辑。

    当今世界,还没见过哪个国家的情报沟通和传递采取这么公开的方式进行的。

    虽然楚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可也不至于自信到如此愚蠢的地步。

    专家们虽然解读不了,但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最有效率的情报机构,还是有解决方案的。

    他们以每人2万米金币的出价和毕业后加入米国国籍的承诺,请来了4个刚从楚国来的留学生,帮助那些专家破译这些词语。

    每个留学生配一个情报分析专家,组成一个小组,各自独立工作。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预防这些留学生在一起互相串通。

    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外,可偏偏4个小组的结论又惊人地一致。

    那些在他们看来像密码似的词语,根本就与密码无关,全都是楚国网民们骂人的话。

    骂政府、骂警察、骂城管、骂公务员、骂贪官、骂富人……,当然,还有骂扶桑和米国的。

    按说,楚语里那些骂人的话,德里克和他的情报分析师同事们也是知道的,可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些话就更新换代了。

    这真是应了楚国人那句话: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是德里克第三次到楚国来了。

    第一次, 是随自己的祖父回祖籍湖建。

    第二次, 是他刚刚加入情报局不久的一次历练。

    那次,他没有什么使命,只是伪装成一个旅游者,到楚国的各地转悠。为的是熟悉楚国的情况,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做一些准备。

    在他组织的分工中,由于他的楚裔身份,自然地被分到了对楚国情报的部门。

    直到今天,德里克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祖父那么眷恋他的祖籍,总是一有机会就从米国飞到楚国,在他故乡的山山水水间流连忘返,要知道,他当初可是从哪里逃出去的。

    对于这些楚国人,德里克感到很厌烦。

    他们不讲秩序,大声讲话,随手乱扔垃圾,总是愿意问别人挣多少钱。

    街道上,市场里,总是有很多带着大盖帽的类似于警察的人,随便一家公司、机构的门口,都有这种人站岗,中国人把他们叫做“保安”,看来应该是一支民间警察力量。

    虽然号称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可是大部分人仍然很贫穷。如果真的要跟米国比的话,大概也就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米国差不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总是认为米国衰落了,想改变游戏规则。

    他们崇拜白人,总是愿意给白人特殊的礼遇,年轻的女人总是愿意嫁给白人,试图不劳而获就享受西方社会的福利。

    常常对我这样的黄皮肤人不屑一顾,而他们自己恰恰就是黄种人。

    这可真是个奇怪的国度

    德里克收回了自己的胡乱思绪,继续监视着阿黛尔。

    他坚信,阿黛尔身负某种特殊使命。可是,她伪装的实在太完美,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现她出现什么破绽。

    她是如此自信,以至于自己提出与她同行时,竟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