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沙漠往事-《这个兵王会算命》


    第(2/3)页

    “圣林和戴青宁倒也是珠联璧合的一对。只是现在一个在大牢,一个去了天堂,想来,也真是令人唏嘘。

    不过,这圣林倒也真是有些可恨。看这照片,就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今天进了大牢,倒也是活该,就该让他多吃点儿苦头。”

    沈紫衣恨恨地说道。

    “我倒是挺好奇,你和圣林究竟是怎么认识的,你们之间有仇么?”

    自从认识沈紫衣以来,秦望舒一直对她和圣林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关心,今天得此机会,自然不愿放过。

    “你真的想知道?那个王八蛋,认识他,是我这辈子最倒霉的事!不过,你既然有兴趣,我就给你说说。”

    沈紫衣在马津大学毕业后,在鹰国石油公司找了个工作,目的是历练自己。

    两年后,在积累了经验和阅历后,加入了家族的海外事业。在比亚国中标了一个区块进行石油勘探。

    勘探,属于石油产业的上游,利润非常丰厚。

    在国内,象沈家这样的民营企业,是很难涉足进勘探业的。

    但在国外,她家这样的民营企业反而比国企更容易进入。

    在比亚内战中,眼看扎卡败局已定,国内企业纷纷开始撤侨。

    沈紫衣对自己的欧罗亚洲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很自信,加上她的勘探企业又有鹰国股份,所以,不愿意轻易撤退。

    她认为,实际上是米国和鹰国势力推翻了扎卡政权,战后重建时,米国和鹰国势力也将在比亚占有较大权重。比亚新政府也必将是亲米、鹰的政府。

    此时坚守在比亚,不仅有利于自己迅速提高在家族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在战后重建中,从新政府手中获取更大利益。

    于是,她没有参加楚国政府组织的撤退行动,带着30多人坚守在比亚。

    沈紫衣的战略也许是对的,胆略也不可谓不高,但是,时机却是错误的。

    在扎卡倒台,临时政府尚未有效控制局面这种权利真空状态下,只有手里有枪的人,才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的工地在一天之内,被政府军溃兵和反政府民兵武装分别抢劫。

    第二天,一伙部落武装再一次洗劫了他们,并把他们扣为人质,索要1亿金币现金,否则,就要将他们掳至部落地区,并且作为奴隶卖掉。

    她的鹰国合伙人向国内求救,得到的答复是:政府绝不同****谈判。

    于是沈紫衣只好向家族求救。作为沈家的长孙女,沈家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就向楚国住比亚大使馆求救。

    她对比亚的局势非常了解,在向大使馆求救的同时,又请冯四海帮忙,看他能否利用军中的关系,请在比亚湾护航的楚国海军编队帮忙解救。

    此时,楚国的撤侨行动已经结束,冯四海只得通过私人关系,请求圣林帮忙。

    圣林知道,此去不仅凶险万分,而且属于违抗军令私自行动。

    但他对冯四海的请求无法拒绝,而且用“这是救楚国人”的理由说服了自己和他的特战组成员,号称“六剑客”的另外5人:凡奇、钱多多、战飞虎、刘兴、宋阳。

    六剑客趁军舰在布提补给时,偷偷离队,租了一艘快艇赶到比亚。

    在加班袭击了一个反政府军的仓库,缴获了军火、车辆、食品、水等物资,星夜兼程。

    尽管他们尽可能地隐蔽行动,但一路上仍然经历了十多次战斗,才抵达沈紫衣的工地。

    圣林没有一亿金币,并且对方又将赎金提高了一倍,没有两亿金币,别想放人。并且有一个附加条件:留下车和军火。

    圣林判断:对方根本就没有放人的打算,付了赎金,自己一方没车没枪,到时只能任人宰割。

    即使这伙人放过自己,在大漠深处,兵荒马乱之中,手无寸铁的这些人,还是会落入别人手中。

    谈判不可避免地破裂了,战斗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部落武装虽然有30多人,但仍然不是六剑客的对手。最后,六剑客以击毙对方17人,其余人员投降,己方宋阳腿部受伤,一名工人死亡的结果,结束了战斗。

    彼时,临时政府虽然控制了比亚首都黎波里,但通往黎波里的几百公里的路上,仍然处于战乱之中。

    圣林决定,穿过沙漠南行,到邻国阿利亚境内。在阿利亚首都阿及尔找到楚国大使馆,就算是安全了。

    他们补充了从部落武装那里缴获的给养,开始撤退。路上遇到三股民兵武装,都被他们很快击溃。

    在距离边境30公里处,突然遭遇一伙武装,对方战斗很顽强,也很有战斗素养。装备精良,战力强悍。

    圣林知道,这伙人是雇佣军武装,其战斗力远非那些部落武装、民兵武装可比。

    战斗激烈而艰难,两名工人被流弹击中身亡,沈紫衣腿部中弹不能行走。他们的车辆被雇佣军的火箭筒击毁。从直升飞机上拆下来,装在皮卡上的火箭炮,封锁了他们的前进道路。

    如果没有沈紫衣这一行人,六剑客仍然可以全身而退。可是,他无法扔下这群需要保护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