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徐玲退学-《走出山沟沟》
第(2/3)页
徐茂成半天才反应过来,厉声叫道:“死女子,你过来!”徐玲畏畏缩缩地来到生平最害怕的两个人面前,等待徐玲的是父亲的咆哮和老师的严厉批评。
徐玲很伤心地哭了,但是她很清醒。她知道父母一天的苦累,她知道要体贴父母,她知道家里无法承担自己将来念书的学费,她更知道不念书了意味着什么……这些她想过不止一次,她曾经和奶奶说过,她和小伙伴们说过。她已经铁定主意,不论父母怎样打骂,她不可能再踏进校门一步。
徐玲是哭着睡着的。徐茂成看着女儿蜡黄的脸颊,纤细的胳膊,瘦弱的身体,哭肿了的眼睛,他的心碎了。女儿还是个孩子,她更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不念书不是因为她念不进去,而是她要承担大人们的苦累。哎,苦命的孩子呀!你那孱弱的身体能承受多少苦累,你那纯真的心灵能忍受多少伤害,你坚持的那么毅然决然,生活的漩涡必将会把你卷到她那激流湍急的浪潮中,给你带来无尽的痛楚。
第二天早上,徐玲早早起床,两只眼睛红肿的厉害,她在柴垛上抱了一堆柴火,生着了火,做了早饭,给奶奶和母亲盛了饭菜,自己随意扒拉了几口,提着罐子,拿着镢头到地里给父亲送饭。徐茂成吃饭的时候,徐玲已经开始拿着镢头砍地里的柴草,一整天的劳累就这样开始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徐玲饥肠辘辘回到家中,她背上背着一些柴草,累得满头大汗。从这天开始,徐玲俨然成了家里的一个靠的上的劳动力。
这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没上完小学就辍学回家的事是普遍的,徐家沟村的孩子绝大多数是不会走出四十里地上的夏庄中学念初中的。徐茂成虽然不忍心徐玲这么小就开始忍受生活的折磨,但是徐玲已铁定主意,且确实自己一个人地里忙不过来,也就只能这样了。
到了春耕大忙期间,徐玲虽然年龄小,但是干什么事都很利落,一个春耕季节对徐茂成帮助了不少。耕地的时候,徐玲拉着耕牛走在前面,徐茂成后面挥舞着鞭子、吆喝着牛儿、扶着犁紧跟在后面。埋种子的时候,徐玲拿着一把和自己个子一样高的锄头,把地垄沟两边的肥沃土壤埋在种子上。
等到徐茂成把全部地都种上以后,曾经长着粉红脸蛋的小姑娘已经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的了,扎着的两根羊角辫也不像原来那么活泛,大概也知道小主人的疲惫不堪,静悄悄地搭在肩膀上。
徐玲虽然劳累,但是她的内心是快乐的。徐玲站到地畔边,看到父亲和自己种上的那一块块庄稼地,心想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她多么盼望埋进去的种子快点发芽、快点长大、快点结出果实。每当想到这里,徐玲便会心地笑了。
下过几场春雨后,庄稼地里冒出了嫩芽,也张出了小草。这时田玉芬就呆不住了,还没等到她的身体彻底恢复好了就下到田里,把徐玲顶替回家和奶奶照看着孩子。
田玉芬的这一做法风险很大,因为刚做完月子,又做了结扎手术,身体还没有彻底恢复,是很容易落下很多病的。徐茂成不同意,徐玲也不同意,徐茂成老娘更是不同意,可是田玉芬就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任凭你们怎么说,她就是要劳动,因为她不忍心看到瘦弱的女儿就要遭受那么重的折磨。
徐家沟村的人们虽然吃饱了肚皮,可是他们受的苦是很重的。特别是到了农忙期间,人们都是披着星星,带着月亮,并且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徐茂成心疼婆姨,让她少干点活,可是越是这样,田玉芬却干得越卖力,徐茂成锄四行谷子前面走,田玉芬也锄四行谷子跟在后面,并没有比徐茂成慢多少。
“娃娃他妈,你看你上气不接下气的,你这是不要命的节奏,你慢点好不好?”徐茂成几乎是乞求着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