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影-《女神光耀美利坚》


    第(2/3)页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正能量的,在FBI探员的帮助下,主角成功地逃脱了昏迷杀手的大脑,同时她也获知了最后幸存女孩的下落。然后,警员们找到那个女孩,并将变态杀手绳之于法,一切皆大欢喜,放烟花吧。

    这部电影很特别,形象点说,它有着逼格很高的美学品味,而且整体风格偏惊悚暗黑,还是比较重口的。电影的看点ue全在梦境里,不同角色的梦是完全不同的基调,导演的美学品味时刻渗透着心理学和宗教的痕迹,几乎每个场景都能解读出精神层面的映射,甚至还玩了把梦中梦。

    对比起来,后来的《盗梦空间》设计看似更精致复杂,却缺乏这部电影深层次的人性关怀,较为简单粗暴。可惜的是,离开梦境后的追凶情节本身讲得并不精彩,导演显然只是个绝对的死文青,对商业化的激情碰撞很不擅长。

    至于说爱丽丝为什么要选这部电影……

    嘛,顾名思义,入侵脑细胞嘛。

    爱丽丝-王,这个名字绝对会随着一部部电影的署名,而以演艺界边缘人士的身份名扬全球。要知道,演艺界的人就是靠出名来吃饭的,虽然后世的许多中国ds会狂喷戏子并为科学家席地,以此咒骂无辜的媒体,但这本来就是双方工作模式不同好不好?

    所以,当她拍摄了连名字都叫做《入侵脑细胞》的这么一部偏意识流的影片后,还怕科研界的脑领域学者不主动上门联系吗?

    要知道,写写剧本神马的,毕竟只是爱丽丝的副业啊。

    那么,当好多个脑领域的专家汇聚到自己身边后,科研团队的雏形不就直接出现了?

    爱丽丝是这么规划的,虽然实际情况很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事本来就是零成本的嘛。拍什么电影不是拍,能靠这么部电影引来业界人士固然好,没有……当然也无所谓啦。

    剧本写作仍然只是一个晚上的工作,就在从茜茜家回来后的当晚,爱丽丝便效率十足地忙了起来。

    晚饭之后,台灯一点,光芒照满温馨的卧室,通过窗户,甚至能看到对面邻居,同学麦克的卧室。

    好吧,不去理会那小子,爱丽丝在给自己沏上一杯香浓奶茶后,便开始在键盘上敲起了字。

    嗯,未成年人不能喝咖啡,爱丽丝可是好孩子呢。

    对原剧情稍作改动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部电影的历史成绩摆在那里,并不是什么特别出色的影片。

    所以,正所谓爱丽丝出品必属精品,演艺界方面,她脑海里的经典剧本简直数不胜数,如果前脚一个《肖申克的救赎》,后脚却是个《恶搞暮光之城》神马的,那也忒掉价了些。

    所以,对于这部“不是特别精彩”的电影,她真的很有必要改编一下。

    改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主题突出,所谓“一开始以为是什么类型,结果裤子都脱了,却给观众看那个”的电影,真心不要太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