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历史书写者-《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后悔不该听信独孤皇后之言立下杨广为储君,更不想万里江山所托非人,有心废黜杨广,重新立废太子杨勇。

    据说当时隋文帝已经召见臣子商讨此事。但被杨素得知,并告知杨广,两人一起发动宫廷兵变。

    以至于隋文帝的死因众说纷纭,疑点重重,杨广也趁此机会安稳登上皇位。并假借隋文帝遗照,杀死了一众商讨易储的大臣,并绞死了废太子杨勇。

    “仁寿宫变,大概如此吧!”郑丽琬博学多才,通晓史书,将昔年旧事娓娓道来。

    谢逸笑问道:“哼哼。丽琬聪慧灵敏,可相信这白纸黑字的记载?”

    “怎么?三郎以为有疑点?”

    “不合常理。”

    “哪里不合理?”

    谢逸悠悠道:“杨广的表现很奇怪,你想想啊,他已经是太子,只要他老爹一蹬腿,他便可顺理成章登上皇位,何须图谋后事?”

    “兴许是担心文帝驾崩之后,会有动荡,提前应对吧?”

    “有这个必要吗?”谢逸轻轻摇头道:“他是太子,即位名正言顺。占着大义;而杨素手握大权,摆明支持他,别人能翻起多大的浪?

    一个太子,在老皇帝临死之际。最需要做到的该是冷静谨慎才对,何须折腾所谓的图谋后事呢?纵然有所图谋,也不急于这一时才对。”

    “有些道理。”

    “还有宣华夫人一事,更是离奇,杨广到底好/色与否尚不得而知,纵然真是那等货色。也不会急于这一时三刻才对?”

    谢逸道:“为了一个女人而铤而走险,杨广应该不傻吧?纵然对宣华夫人有意,等上一时三刻便能长长久久无所顾忌,何必……”

    郑丽琬附和道:“这倒是……家父曾在前隋为官,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杨广此人,其实并不算坏,美色方面更是……除了萧皇后外,宫中其实没几个嫔妃。”

    谢逸叹道:“是啊,我所知道的杨广也没那么坏……其实现在来看,他做的事情,无论是修运河还是征辽东,其实都没错,只是他太心急,想要寅吃卯粮,民力无法承担,世家大族更不买账。”

    “照你们的说法,仁寿宫变……为何史书和大家都这么说?”杜惜君闻听此言,多少有些不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