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诛心之刀-《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辅机啊,长安城里的传言。你都听说了吧?”
“听说了。”君臣私下交谈,开门见山,长孙无忌也不弯弯绕绕。
“那你怎么看?”
“市井无稽之谈!”长孙无忌立即给出了自己的论断。
李世民转身问道:“那你以为是何人散播?”
民间是会起流言,但要迅速传播,成为舆论导向。必定是有人蓄意而为。
长孙无忌摇头道:“是什么人不确定,但臣以为,应该不是谢逸和郑娘子。”
“何以见得?”
“此等手段太过儿戏,但有胁迫君王之嫌,谢逸和郑娘子都是聪明人,不会如此愚蠢。”长孙无忌道:“而今臣进宫之前,又听到了一种传言,是有关天花的。”
李世民眉头一皱,问道:“什么传言?”
“有传言称天花肆虐,是陛下有失。枉杀英杰,冤屈忠良义士,是上天示警。”饶是关系亲密,但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长孙无忌还是有些紧张。
“哼,枉杀的英杰杜伏威?冤屈的忠良是谢逸?”李世民冷了道:“是什么人如此大胆,散播叵测之言。”
“陛下,这便是臣认为谣言并非出自于谢郑二人之口的缘故,传出这样的流言,只会激怒陛下。有何益处?”
长孙无忌道:“以谢逸的聪明才智,岂能不明白?这传言之人,倒不像是救人,而是补刀。补诛心之刀。”
李世民沉吟片刻,悠悠道:“雉奴和兕子昨晚向朕求情了,哭得很厉害。”
长孙无忌轻声道:“哦,晋王和公主曾蒙谢、杜二人相救照顾,必有感情……”
“辅机啊,你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说实话!”
“陛下。臣以为阚棱与谢逸或许不宜一概而论,需当要弄清楚事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次,再权衡利弊,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世民道:“谢逸在大理寺推的一干二净,你相信吗?”
“陛下。”长孙无忌略微迟疑,续道:“臣以为此事似乎颇为巧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