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难参透-《大明佛》


    第(2/3)页

    李小二,此刻正被另一名无骨美女若有似无地依偎着,好似溺水一般,奄奄一息地望着悟虚,露出求救的神情,恰似当年悟虚!悟虚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1t;/p>

    也许是因为逼迫太甚,也许是因为悟虚的大笑,李小二猛地用力,推开了缠绕自己的女子,就地跏趺而坐,诵经不已。&1t;/p>

    那两名陪酒女子,不由沉鱼落雁一般低头轻笑不止。&1t;/p>

    悟虚见状,叹了口气,挥手示意这两名女子退至一旁,然后对李小二说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色,指的是你眼睛看到的万事万物。你可以不看,也不可以做到视而不见,但这世间还有一种色,却是出自你体内,几乎犹如渴了要喝水困了想睡觉一般的本能;这种爱欲,如果再加上一个情字,这是最难戒最难防最难忍的。”&1t;/p>

    说到这里,悟虚忽然话锋一转,突然问道,“你可曾心仪过一个女孩?”&1t;/p>

    李小二,想了想,害羞地点点头,却随即又辩解道,“我心仪她,爱慕她,喜欢和她在一起,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又或者她看到了我,我便感到非常的开心快乐。但唯独没有师兄您说的有什么腌臜的念头。”&1t;/p>

    悟虚点点头,复又问道,“那你现在还想她吗?后不后悔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离开那些玩伴,离开你心仪的那个她?”&1t;/p>

    李小二,脸上露出迟疑困惑之色。好一会儿,方才对着悟虚合掌恭敬问道,“这几日,我随师兄修习佛法,蒙师兄加持,今日又带我出门历练,方便说法啊,释解了不少心中疑问,但仍然还有几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还请师兄多多指教。”&1t;/p>

    悟虚,微笑了起来,“烦恼即菩提。修习佛法,讲究一个信愿行,信为。无疑方能生信。”说完此话,又对着一旁垂手恭谨的女子说道,“我等来此,便是领略红尘俗世种种色相。两位女施主,不必拘束,或歌或舞,酬谢定然是不会少的。”一挥手,袖间飞出数枚精元。&1t;/p>

    那两名女子,领谢之后,对视一眼,遂又清唱起了。唱的却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乃宋朝禅诗,拢共四句二十八字,春夏秋冬,身外身内,心转时节,自观自在。这两名女子,二人合唱,中正平和,层层诵扬,似两位女菩萨一般。&1t;/p>

    悟虚挥挥手,要来纸笔,写下一段文字,交与这两名女子。这两名女子细细一看,不禁复又齐齐轻声诵读起来:&1t;/p>

    鸳鸯双栖蝶双飞&1t;/p>

    满园春色惹人醉&1t;/p>

    悄悄问圣僧&1t;/p>

    女儿美不美&1t;/p>

    女儿美不美&1t;/p>

    说什么王权富贵&1t;/p>

    怕什么戒律清规&1t;/p>

    只愿天长地久&1t;/p>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1t;/p>

    爱恋伊&1t;/p>

    爱恋伊&1t;/p>

    愿今生常相随&1t;/p>

    。。。。。。&1t;/p>

    这正是悟虚后世之中,电视剧《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四人至女儿国时的插曲《女儿情》得歌词。&1t;/p>

    这两名女子,读罢歌词,深深看了悟虚一眼,不消片刻,便唱了起来。却是分作了两段,一女一男般地对唱了起来。&1t;/p>

    悟虚哑然失笑,复对李小二言道,“你且起来,有何疑问,但说无妨。”&1t;/p>

    李小二,起身归座,答道,“诚如师兄方才所问,我是否后悔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离开那些玩伴,离开你心仪的那个她?佛说离诸相,涅槃清净,又说要普度众生,那我的父母,我的亲朋好友,我的心仪之人,他们生我养我善待于我,我该如何处之?难道抛开一切,不忠不孝,无情无义?”&1t;/p>

    “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悟虚合掌答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循环,是为业缘。世尊教导,敬因畏果。你之出生,及至生活在这婆娑世界,便沾染了父母乃至亲朋好友乃至心仪之人的因果业缘。这些因果业缘,你既然得到了,沾染了,承受了,那么便须得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因此,这娑婆世界一世,父母生你养你,你便要孝敬赡养父母;因此,亲朋好友乃至心仪之人,亦如是。何况,我大乘佛教,讲究利己利他利益一切众生。”&1t;/p>

    李小二,又问道,“但我如今,随师兄远走他乡,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去。又如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如何了了这些?”&1t;/p>

    他如此刨根问底之后,便拿眼望着悟虚,却见悟虚微闭着双眼,右手放在桌上轻轻轻叩着,竟然似乎听着那两名女子的歌声入了迷。&1t;/p>

    直待到一曲终了,悟虚方才睁眼,以手抚其头,爱怜地答道,“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随缘因爱而生。若是旁人,俗缘未了,在家修行,大抵与常人无异。你既然已经离开,便是与他们因果业缘已了。若真有未了,今后自然会了。若今生今世不能了,便只有来生来世了。”&1t;/p>

    李小二,默然片刻,又问道,“我知道,师兄带我进这青楼妓院,是为了告诫传授应对爱欲之法。设若我在这五蕴浊世,俗缘未了,又如何回向之、解脱之、斩断之,难道真的便与常人无异,又或者受了戒律便抛开了一切?”&1t;/p>

    悟虚点点头,“舍与不舍,在于机缘。机缘未到,自然舍不了;机缘一到,自然便舍了。”&1t;/p>

    李小二,思虑之后,遂又向着悟虚郑重行礼,合掌恭敬问道,“若是我或者他人俗缘未了,持家修行,便有一事,还望师兄开解。”&1t;/p>

    悟虚见状,大致已猜测到其问何事,便对着李小二点点头,示意其问下去。&1t;/p>

    李小二,便说道,“父母亲朋,可以大抵与常人无异而待之。但有夫妻一事,我却有所疑虑。兄昨日在曼陀罗大法界,与我讲经说法之时,曾说道,我佛门,有显密之分,而密宗之中还有欢喜禅一说。但世尊又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这里面牵涉甚大甚广,我该如何信受奉行?”&1t;/p>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