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花不见-《大明佛》


    第(2/3)页

    “我将你当作了莲花生大士。“八思巴大师,正色说道。

    这?所谓将自己当作了莲花生大士,便是以为莲花生大士转世。这如何担当得起。何况悟虚自知自己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世间,或者传说中,不乏有宗门高人,转世重生,下界来行走一番。但一般都会被点化或者自悟,回归为原先宗门弟子,行走于世。悟虚,当日在天源延圣寺,三番四次,婉拒八思巴亲自为自己加持,行那入教仪式。八思巴,也正是从这一点,确定悟虚应该不是莲花生大士转世。

    这些话,都没明说。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得对答,悟虚和八思巴都已意会。旁边的元法大师,一直站在一旁,闭目入定,寂然无语。

    悟虚又是一躬身合掌,“多谢上师照拂。“八思巴,当日在元都天源延圣寺,便知道自己不是所预料之人,却还一直照拂有加,悟虚不得不谢。

    八思巴看着悟虚恭谨行礼,叹道,“你不是莲花生大士,我却更加看不透了。莲花生大士,到底在哪里?悟虚你又与此有何因果?”

    悟虚听不明白,微微抬头,却见八思巴,复又说道,“你可知,天外天极光山大日宗,无一人入定观想,得见莲花生大士?人世间,老衲得见,却不曾如悟虚你一般,令莲花生大士口出真言。”

    莲花生大士,失踪。那真的是失踪,佛门高僧,观想入定,也找寻不到。不然,若是观想入定中,能够与莲花生大士会晤,又何来失踪一说呢?八思巴,曾经在定中,与莲花生大士,遥遥相望,但却仅仅如此,电光火石,刹那间,惊鸿一现,再无任何交流。

    所以,悟虚能够看的那么清楚,莲花生大士还诵出真言,已经是了不得了,甚至可以说是天外天、人世间,独一人。

    话说到这里,悟虚不得不表示了,束眉挺身,“上师,有何吩咐,悟虚在所不辞。”

    “南无本尊释迦摩尼佛!”八思巴一声唱诵,犹如胡松华唱赞歌一般,发自肺腑,层层递进,婉转飞扬,“当日,你曾有言,日日观想莲花生大士。虽前因不在,不必履约。但老衲在此再续前缘,恳请悟虚你日日观想莲花生大士。”

    这时,旁边一直闭目入定,寂然无语的元法大师,忽然也一道神念传来,“此事,牵涉甚广。悟虚你不可懈怠。亦不可泄露与他人。”

    八思巴和元法大师两人,显然还有许多隐情没有相告。但这阵势和态度,却是无比严肃沉重。

    悟虚,随即,也不由略带悲声地诵了一声佛号,应承了下来。

    ****散,诸音停,八思巴、元法、悟虚三人所在之处,又平淡无奇。两位垂垂老矣的高僧,和悟虚举手合掌,在轻轻的佛号声中,就此别过,无有他言。

    悟虚出了莲法峰地界,过了那附属的万佛寺,走进茫茫云海。云深不知处,悟虚便如那吉普赛人一样,开始了新的一段流浪旅程,流浪在夜空,流浪在云海。若是按照时间来说,便是流浪在诸位看官走马观花欣赏油菜花的春天里。

    依旧是在这云深处,一座小岛上,名曰奈何岛。这座小岛,按照方位,按照地理位置,离那罗刹峰不远。是以,来来往往的,大多都是一些鬼修,或者死气沉沉,一脸死相的修士。

    这一日,也就是悟虚出了莲法峰之日,有那么九个人儿,来到了奈何岛,疲惫不堪地抬脚走进了一间客栈酒楼。这九个人,风尘仆仆,面容憔悴,有几个人衣衫上还隐隐有血迹。进了这客栈酒楼,也是选了普通房间,然后也不要送餐服务,齐齐地来到前面的酒楼大堂,随意地点了几个菜,坐在那里,默不作声地吃着。

    这一看,便是无门无派,结伴而行的散修。俗称,盲流。无门无派,没有宗门接引,是以称之为盲;东奔西走,到处撞机缘,是以称之为流。

    对付这种盲流,有的是办法。这不,这九人屁股还没坐热,饭菜才刚刚扒拉了两口。便有一个酒糟鼻子的,常在此处厮混的修士,带着两个随从,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