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袁刘结盟-《小霸王孙策》


    第(2/3)页

    张飞知道自己不小心漏了口风,又见许攸一脸嘲笑的神色,不禁恼羞成怒,当即便要出手教训一下这个狂妄之徒,却被远处纵马赶来的将军喝止了。来将绿袍金铠,美髯飘飘,手提青龙偃月刀,身后跟着十几个从者,向张飞高声喊道:“三弟不可对子远先生无礼!”

    一行人在离许攸尚有几十步的距离纷纷勒住战马,绿袍将军将刀付予身后的军士接了,翻身下马,向着许攸施礼道:“先生远涉风尘,路途劳顿,兄长恐三弟接待不周,特命关某前来迎接,若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海涵。”关羽边说边瞪了张飞一眼,低声呵斥道:“三弟,还不下马向许先生赔礼。”

    张飞将蛇矛插在地上,不情愿的从马上蹭了下来,向许攸一抱拳,权当是赔礼了。许攸也下马答礼道:“世人皆说刘使君宽仁爱客,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许攸口中虽这么说,心中却甚是不以为然: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刘备这番计较,未免小瞧了我许子远。

    关羽请许攸上了马,两人并辔而行,向蓟县而来。途中,关羽试探着问许攸道:“先生出邺城不过两日便至敝州,不知有何要紧之事,竟令先生一路疾行?”

    许攸斜过头看着关羽道:“关将军连在下几时离开邺城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见邺城中刘使君的耳目不在少数。既然如此,关将军又怎会不知在下的来意呢?”

    关羽尴尬的捋了捋长须道:“先生取笑了。”

    “好说,好说。”许攸轻夹马腹,“关将军无须心急,此处人多口杂,在下此行的来意,还是等见到了刘使君,再向诸位解说。”

    关羽点了点头,当下也不再与许攸说话,只是静静的引着众人向蓟县前进。

    一行人默默的进了蓟县城,在州牧府衙前下马,关羽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许攸整了整袍冠,昂首走了进去,只见刘备满脸笑意的迎上前来:“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只恨在下僻处荒州,不能一见以叙渴仰之思。今日得见,实在令在下不胜欣喜。”边说边执着许攸的手向中堂走去。

    许攸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贱名得入使君尊耳,在下实感荣幸。”

    刘备闻言大笑,牵着许攸进了中堂。待分宾主坐定后,刘备微笑着发问道:“子远先生高义,必然不是为名利所驱使的人。在下和袁将军之前有些误会,这几年在沙场上也较量过几回,互有胜负,可算平分秋色。今日子远先生前来,在下便知袁将军同在下一样,都不是那种因为一点嫌隙便记恨在心的人。只是在下想请问一句,先生此次为何而来?是为袁将军还是为在下?请先生坦诚相告。”

    许攸在坐席上微微躬身致意道:“使君果然坦荡。话既然说开了,在下不敢有所隐瞒。在下此次前来既不为袁将军,也不为使君,而是为天下大义而来。”

    “天下大义?”刘备不动声色的道,“先生莫欺在下才疏智浅,为何在下从天下大义四字中听出了游说的意味。”

    许攸作色起身道:“使君既然心存怀疑,在下多留无益,就此告辞了。”说着便欲拂袖而去。

    刘备起身赔礼道:“在下失言了,请先生不要在意。先生有何指教,在下洗耳恭听。相信闻名河北的许攸许子远,必然不同于夸夸其谈的说客和无中生有的小人。”

    “使君何不坦诚一些?”许攸回身冷冷的看了刘备一眼,“使君在冀州安插的耳目不下千人,岂会不知在下的来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