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丰收宴 二-《青花瓷窑》
第(2/3)页
涂安真听罢,皱了皱眉头,心中暗自思量:既然有意讥笑,为何刚才又出手相救?但她并没有问出声来,只是装着若无其事地看着大殿里的人们。
举行如此形式、如此规模的晚宴,在宫城里也是绝无仅有。飞鸿殿大厅的正北面有几级台阶,忽必烈皇帝和察必皇后就坐在台阶上的桌子后面,桌子很长,向东西两边延伸,上门摆着各种花样的菜式,奴才和婢女们伺候他们进食;飞鸿殿大厅的西边,宫人们早就准备好了五张长条桌子,桌子上各种酒菜逐一摆开,供人选食,大殿东边则是一张张蒲垫,取完食物,大家三三两两坐在蒲垫上端着盘子吃起来,不时有人起身上前去向皇帝敬酒,然后靠坐在台阶上,其他人依然在蒲垫上吃喝聊天,一副热闹却不失礼仪的景象。
“姑娘,我叫全向西。”白衣男子开口打破了僵硬的气氛,并给涂安真递上侍从们取来的酒菜。
“谢谢你刚才帮我,我叫涂安真。”涂安真礼貌的回应。
“涂姑娘是不是听不懂他们说话?”全向西一边往嘴里送菜,一边问。
“嗯!我都碰到几次了,每次都会发生误会,可又不知道怎么办!”涂安真叹气。
全向西笑着向涂安真进酒,“如果姑娘赏脸喝了这杯酒,在下可以教姑娘。”
涂安真两眼放光:“真的?”抬手接过了酒杯就往嘴里灌。
全向西点点头:“安真姑娘如此爽快,向西交定你这个朋友了。”
“好,一言为定!”涂安真又倒来一杯酒,递到全向西的面前。
全向西也不推脱,接过来一饮而尽。
飞鸿殿里各种不同种族的人在开怀畅饮,热烈交谈,有时候语言不通,但并不妨碍热情的传播。忽必烈皇帝和察必皇后坐在最高位,连平时尽是武人打扮的直禄脱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尽情地分享着胜利者的喜悦,可真金却是宴会的主角。他坐在皇帝餐桌旁的台阶下,尽情展示着元朝皇子的骄傲和风采,他手执酒杯,时而向父皇额赫敬酒,时而又与上前而来的宾客交谈,他的脸因酒气而微红,却也更衬托他神采奕奕,一切是那么的协调、美好,在场的所有女子都为之侧目倾心。
“安真……安真……”全向西带着侍从取了酒菜回来,推了推一直望着真金的涂安真。
涂安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抿着嘴笑了笑。
“燕王是要做太子的,这次皇上召他回来,就是为了这件大事。”全向西又坐回了涂安真身边,悄悄地对她说。
“啊?”这消息像是一个晴天霹雳,震得涂安真的头脑一片浆糊,原本浮在脸上的笑意也僵住了。
半个月前从浮梁城启程来大都,真金说的可是回家看看父母啊?!在涂安真的世界里,家不会像宫城这么硕大而空旷,更没想到父母会是一国之主,而自己跟着他回来,仅仅是想着找兄长,可现在,他却要成为太子了,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涂安真又望向真金,忽觉他周边的一切像是准备好的了画布,而真金就是画里的主角,遥远却又真实。
“唔喱咕叽!”突然,真金向着忽必烈皇帝和察必皇后说了一句什么,整个大殿都安静了。
“……”真金又说了一串涂安真完全听不懂的话,然后就看见几个大监抬着一个箱子走到了大殿中央。
“个哈——”,忽必烈皇帝发声,涂安真听到了皇帝说话,却不知道皇帝说了什么。
全向西看出了涂安真的迷惑,悄悄在涂安真耳边说:“燕王要给皇上皇后献宝,皇上命令抬上来给大家一起欣赏。”
正说着,“噔——”的一声,箱子的四面全开了,装在盒子里的瓷器!是真金和涂安真在池州都督府烧的瓷器梅瓶!
“哇——”虽然语言不通,可涂安真看出了众人们的惊讶和赞叹,有许多人都竖起的大拇指。
梅瓶“窄颈宽肩瘦腰”,挺立在大殿的中央,浑圆饱满,亮眼的宫灯把梅瓶的浅白底色照得熠熠生辉,映得那些精妙绝伦的蓝色“回”型纹路发紫。
“好东西啊!”涂安真听见了一句她听得懂的官话,她左右张望,发现说官话的是一个汉人打扮的老者,只见他边说边走上前去,跪下来向忽必烈皇帝说了几句,忽必烈连连点头,又示意真金一起靠近,商量着什么,片刻后,老者发声:“皇上为此瓶赐名青花!”
青花?为什么叫青花?涂安真在脑子里搜索着原因,老者又发话了:“这蓝色纹路实则用苏麻离青烧成,皇上圣明,取其中青字,赐名青花。”
老者说的是官话,显然在场众人都听懂了,连连点头,人群中有人大赞:“窦太傅真是博学多才,连给个瓷器取名都这么有文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