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波澜不惊-《青花瓷窑》
第(3/3)页
自从发现了李郎中和谢大娘的阴谋,她对李郎中给的汤药也起了疑心,自然就不再喝他们给的汤药。当然不会当着谢大娘的面倒掉,只是推脱怕苦或者一会再喝,然后就趁着不注意把汤药倒掉。
两天后的夜里,涂安真被自己的脚疼醒,汤药里究竟有什么东西?!李郎中原来一直在给自己下药,涂安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恐惧……
他们究竟在密谋什么?绝望在涂安真的全身蔓延,让她全身麻木,无法思考。
前几个月,她听说兄长在昌吉出现,就想跟随商队去寻,却不想碰到歹人,险些丧命;碰到好心的安童和真金,却发现他们是蒙古人的将军和燕王,国仇家恨把他们和自己远远地隔离开来。这次,在淮山村,看似善良的村民背后却有阴谋涌动,只要每次似乎看到未来的一丝光亮,险恶的现实就要把自己拉像更深的藻泽,似乎要把自己吞噬,希望究竟在哪里?
她想找人说话,可是在这淮山村,又有谁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莫顿——这是唯一一个在脑海中浮现的名字,忆起那日温汤的一幕幕,涂安真的心里泛过些许的温暖,也许他,是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莫顿听到涂安真要约见自己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到了约定的时间,莫顿怀着复杂的心情,去了温汤。
温汤边的树枝上的新芽已经冒得很高,树枝亦全然不像冬天时那样干枯,树林间一派春意,迎面而来的风带着温汤边特有水汽,形成淡淡的暖流,轻轻地打在莫顿脸上,看着新生的嫩芽,莫顿的心里升起丝丝希望,他希望她能回心转意,留在淮山村。
可是,涂安真告诉他的事却让他彻头彻尾地打了个冷颤!
“什么”涂安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莫顿浑身颤抖,“淮山村中竟有这样歹心的人他们还对你下药”
“是的,这是我亲耳听到郎中和谢大娘说的。”涂安真十分肯定。
莫顿脸一黑,皱起了眉头。就在莫顿皱眉头的这一瞬间,涂安真觉得莫顿像极了村长莫少华,那愠怒在眉间中的流动,好像村长就站在面前。
“村里的郎中是什么人?”涂安真发问。
“我只听说他是高丽人。”莫顿的回答并不肯定。
“高丽?北边的人?那为什么会来这里?”
“嗯?”莫顿似乎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他问涂安真:“你问这些干什么?”
涂安真并没有回答,继续问:“以前涂宅有这些地方的人来贩运过瓷器,按理来说这些人不通汉语,可不知为何李郎中的官话如此流利?”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但在淮山村,我们一般都不打听别人的过往,因为来这的人大多都是可怜之人。”莫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郎中在淮山村生活多少年了?”涂安真愈发奇怪。
“好像他们是三年前来的。”莫顿不是很确定。
“他们?”
“是的,郎中还有个徒弟,去年外出的时候那徒弟就再也没有回来,村里的人还为这事担心了好一阵,但后来一切都风平浪静,大家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情。”
“关于谢大娘和李郎中,你还知道什么?”涂安真小心翼翼地问。
莫顿摇了摇头,脸色暗沉而又沮丧。
涂安真知道,在莫顿的世界里,淮山村这多久以来都相安无事,外界的战乱也影响不到这里,他突然听说这样的消息,一定难以接受。
两人各怀心事地沉默了一阵,一阵风吹过,温汤上的水汽被吹散开来,水面清晰地映着树林的倒影,生机盎然。
“你……”
“你……”
两人又都同时开口,却又被同时打断。
“你先说。”莫顿望着涂安真,认真地说。
“嗯?”她对视着他的眼,突然心里发虚,因为他的眼就像温汤一样,永远光亮清澈,满是热情和诚恳。
“能帮我么?”她的眼眶红了,可是眼泪始终没有掉下来,她两只手抓着自己的衣角,显得那么的无助。
“相信我,我一定会的。”莫顿一阵心疼,不由自主地拍着她的肩膀,真切地安慰。
就在他触碰到她的一瞬间,她一直努力保持着的坚强彻底被打碎,随之而来的是这段时间以来的绝望和恐惧,随着泪水一起从布满血丝的眼睛中流出,先是一滴一滴,接着变成了一行一行,她捂住了脸,身体却在微微颤抖。
莫顿没有见过这阵势,紧张得不知所措,他想抱住她,可以又不敢,可眼前的女子是那么的无助和恐惧,是那么的需要依靠……
“安真!安真,你别哭,有我在,你一定不会有事的!”莫顿着急得涨红了脸,却不知道做什么,只得尝试靠近她的脸,真诚地对她说。
她擦了擦眼泪,往莫顿脸上一瞥,才发现他那通红的脸,忍不住笑出声来。
莫顿被她的这一哭一笑弄得更慌乱,连忙抓住她的双肩,用力地说:“只要有我在,谁都不能欺负你!我不行,还有我爹,你容我想想办法!”
虽然眼前的男子是如此的稚嫩,但是她还是看出了他的坚毅,她认为他是可以相信的,再不济,通过莫顿,还能寻得村长莫少华的帮忙,想到这里,她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谢谢!”涂安真忍不住地抱住了莫顿,靠着他的肩头轻轻地说。这是一个真诚的拥抱,就像沙漠中的干渴的旅人得到了水,只想对给予的人感恩。
莫顿被涂安真的轻轻一抱,瞬间像飞上了天,上一刻还是不知章法,不想下一刻却有如此待遇,他的心里既有紧张,又有担心,还有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高兴,复杂的心情表现在脸上,就是脸色由红变紫,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
两人的交谈在互相的关心和担心中结束,天色已晚,各自都摸着黑走了回去。
如果那日涂安真能够知晓后来发生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拒绝莫顿送她回家的提议的。当时涂安真认为,莫顿和自己都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之前的对话,所以即使天色已晚,她也坚持独自一人走回谢大娘的屋子。
在回去的路上,她的步子十分轻快,莫顿的支持即使不是那么的有力,但仍然让人感觉很踏实,给了她继续坚强的力量。甚至谢大娘的家也不再是那么的恐怖而绝望,她有信心冲破这一切,继续前进。
可是,现实却是,就在回屋的路上,她被人掳了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