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逝去的灵魂,天堂?地…-《我罪我悔我回归》


    第(2/3)页

    “现在是凌晨十分,莫伟刚好过完今年的最后一天,奇才也罢,蠢才也罢,地狱也罢,天堂也罢,从此真的黑白两分明了。”

    尘埃落定的莫伟,到底死于悲还是喜,又或者悲喜交合,除了死者自己有知,刘春以为她心中最明白,透过莫伟的整个人生,她仿佛看见了一个曾经邪恶者的全部人生演绎历程:本善——恶变——回归本善。

    刘春用自己的观点看待莫伟之死:

    生前做尽恶的莫伟,因心理病态致使其走入极端赎罪死胡同,在自己设计的“炼狱”里终日饱受煎熬,用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革新灵魂,用潜藏在灵魂中的精神完成了人生最后的悲怆,终于,原来那两个截然不同的,漂浮不定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化成一团雾气向夜空深处飞去。

    但赵悦的认定却与刘春不同:

    真正促使莫伟走出无序,回归本善的,应该是“法”的力量:“良心法”、“道德法”、“天堂法”、“地狱法”。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有罪的人都能受到常规制裁,想要摧毁一种“法”,就必须掌握另一种更强大的“法”,这年月谁有“法”谁就是胜利者。

    如果用有序社会的法治观点来理解“法”:

    在法律仍未完备的今天,当“法之剑”还不可能有求即应,有应即达,达之即效时,一些人便对“法”失去了信心,更有极端者走入私自执法的误区。有序社会必须依靠完备的法治,在至高无上的“法律王牌”统领下,才能让传统意识中的“良心法”、“道德法”、“天堂法”、“地狱法”退位还本,任何是非功过都必须由法律裁定。

    围绕莫伟的死,不管是刘春理念的一面,还是赵悦理念的一面,但至少刘春那句“残害别人是犯罪,残害自己同样是犯罪”的话,就曾感召莫伟决定过放弃自虐转而投向法律。

    当天夜里,刘春、赵悦相伴在火盆前坐了过去。

    第二天上午约九点,刘春、赵悦走进了风雪迷漫的“蛤蟆山”。

    赵悦边走边不解道:“葬地弄远了人咋弄?碰上外人又咋说?”

    刘春为难道:“那你说咋办?”

    “就在小茅屋附近算啦。”

    几经商量后,刘春、赵悦终于在小茅屋左侧一处小山包前的老黄桷树下发现一个大树洞。

    大树下,简易坟前,凛冽风雪中,两位娇秀的女人流着泪水望对着孤坟。

    刘春抹着眼泪道:“昨夜零时是个好时辰,莫伟入山一年来,天天盼的就是生和死新和旧的变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