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再遇离姜-《素手染春秋》


    第(2/3)页

    遥儿是寇卿宫官员,临安的刑事和民事案件的正常侦查处理都归临安府,除非大王有特旨,否则遥儿是没有权力直接插手这种案件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走遍临安大小寺庙道观。

    更何况这些寺庙道观大多都有世俗中护法。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如果遥儿没有个充份的理由,就在各处出家人修行之地进进出出,这事闹开来犯了众怒,就连大王都不会保她,所以她遥趁着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找到该死的醉人。

    至于寇卿宫那边,她每天去点个卯就好,也不用太担心。她的志向从来都不在寇卿宫里头,崔良玉也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一旦发现了这一点,马上就从遥儿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变成了她的支持者,寇卿宫司里有崔良玉这个根基雄厚的老将无怨无悔地帮她做事。她只负责顶住来自夏如施加给寇卿宫司的压力,让崔良玉放手施为,两人合作十分愉快。

    很快,遥儿和唐纵等人又来到了上真观。

    上真观比三里庵更加幽静,墙里篁竹。曲径幽深,恍若神仙之境。一进观中,远远便听到幽幽洞箫之声。这观里连一个香客都没有,香火虽不盛,观中却是富丽堂皇。就连应门的那个清秀小道姑,看她雪白的**里衬都是绮罗丝绸制成。

    观主年纪不大,才二十四岁,道号媚真子。这位观主杏眼桃腮,延颈秀项,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袅袅娜娜间,自有一种风流味道沁人心脾。那妖娆劲儿藏都藏不住,实在不像一个出家人。

    遥儿一瞧这观中情形,就觉得不是好路数,再看这观主,就更知道不是善地了。沈人醉情伤心碎欲待出家,绝不可能寄托于这种地方,她本待扭头就走,不过越是这种地方,越容易藏污纳垢,她打的幌子可是抓女刺客,就此离开势必惹得唐纵生疑。

    因此她依旧让唐纵带人在观中搜索,自己这边却只草草看了一遍那些观中的女道士,便自去园中小亭歇下。那媚真子观主见这位年轻英俊的长史不查了,便叫弟子们都退下去,然后便媚眼流波,娇躯款摆,围着遥儿大献殷勤。

    遥儿一开始还随意应付,可这位女道长得寸进尺,挑逗的愈发过份,遥儿有些吃不消了,便蹙起眉头道:“今日打扰各位清修,实有抱歉,观主不必陪伴了。待唐少府查过,我们就会离开,”

    媚真子那娇艳欲滴的小嘴一掩,吃吃冶笑道:“长史好生客气。这算什么打扰啊。若非郎中你来,贫道还不晓得寇卿宫出了这么一位年少有为、形容英俊的官儿呢,贫道是出家人,重一个缘字,这……也算是你我之间的缘份吧。”

    自己也是女人。这媚真子真是叫人吃不消,遥儿慌不迭的逃离开去。

    这一带是临安的东南角,本就人口稀少,相对僻静,这桥自然也不太大,桥非石制,而是一座上了年头的木桥。桥下伊水潺潺,仿如玉带,桥上牵骡挑担、三五士民,远近林木层染。如诗如画。

    遥儿等人从上真观里出来的时候,已是夕阳斜照,将近黄昏。

    遥儿的家距这里比较近,完全没有过家门而不入,先回寇卿宫再绕回来的道理,他便站住脚步,对唐纵道:“唐少府,你率人回去吧,明天一早咱们再继续!”

    “好!如此,唐某先行一步。长史,告辞!”

    唐纵对遥儿很客气。

    这件刑事案子是临安府的事,自从遥儿主动牵头以来,唐纵他还没有受到一点来自白马观或者长乐侯府的压力。重大案件朝廷都是限期破案的。到期没有破案负责官员就要受到责罚,同样因为遥儿的缘故,这方面他也没有压力,所以唐纵对遥儿很是感激。他却不知,这件事根本就是他在帮遥儿找情郎。

    唐纵等人离去后,遥儿独自一人上了桥头。秋阳照在他的身上,有种静谧的暖意。遥儿刚刚踏上桥头,迎面忽然走来一人,恰恰堵在他的前面,这人头戴一顶竹笠,只能看见尖尖的下巴。

    遥儿心生警惕,却听他道:“长史止步,我家主人有请!”

    “竟然有人在这里等着自己,看来自己的行踪早就落在对方眼中了。”遥儿心中忖度着,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那人一手扶着竹笠,抬头向他一笑,遥儿一见,弓弦般崩起的双腿肌肉顿时松驰下来,原来此人竟是穆夫人身边的那位车夫德妾。

    德妾又向遥儿启齿一笑,转身便向桥侧行去,遥儿一言不发,举步跟在他的身后。

    林中,天空幽蓝却只露出一角,一抹白云在林梢上轻轻飘过。满地的落叶堆积出金黄的颜色,不同种类的树木错落交映出红、黄、绿的层次感。

    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林中,身穿淡青色圆领窄袖长袍,腰间松松地系着一条玉带,头戴皂罗折上巾,一手负在身后,一手端起在胸前,正望着树林深处,似乎静静地想着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