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等遵旨。” “长孙大将军。” “臣在!” “如今大隋边境事物繁多,长城边境守卫的事情,爱卿多操点心。” “是,微臣遵命。”一切事物安排妥当后,杨广第二天召见了高句丽的使者。 “崔使者,朕听闻贵国国君身有重疾,朕十分挂念啊!所以特命人准备了大批珍惜药材及数千匹锦缎,就劳烦使者带回去给贵国国君。” “是,天可汗的深恩厚德,卑臣一定向我国大王禀报。” “嗯!朕数年后将会再次北寻幽州,希望到时能见到贵国国君,朕可是非常想与他见面的呀!” “是,卑臣一定禀报。”送走高句丽使臣后,杨广的贴身太监黄公公上前问道: “陛下,奴婢有件事情不明白。”杨广点头示意。 “陛下,您既然要与高句丽交好,可为什么又要让来大将军他们做好征讨高句丽的准备呢?” “哈哈哈!你不懂!自古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两个国家呢?如果我不做好准备,迟早他们会向朕背后下刀子的。” “皇上圣明!”在太监的奉承下,杨广高兴的返回了后宫。为了做好征伐高句丽的准备,来护儿到处抓丁拉夫,打造战船,为了赶工程进度,监工不允许民夫休息,命他们十二个时辰呆在水中,很多人下身长出蛆虫,溃烂发臭,为防止传染,一旦发现,立即活埋。由于土地荒芜,粮食长时间歉收,民间存粮告罄,一斗米过千钱,为凑集军粮,各地官府到处收刮,将百姓的耕牛、家畜、家禽全部拉走,军马不够,命富人买马贡献,匹马过百金。这一日,李渊下朝回来。李建成正好也下班,就陪着李渊一起回府,在路上看着路旁的行人和景物。 “走,快走!” “大人,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求您高抬贵手,放了他吧!就是不放也让他给小老儿留个后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后面拉扯着一个年轻人的手,跪在几个官差面前。 “妈的,老不死的,还不快放开,皇上要开运河,要征辽东,需要兵士民夫,再不放开老子就给你一鞭子。”说完,看到老人不放开就给了老人一鞭子。 “大人,求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