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应变之策-《定远侯班超》


    第(3/3)页

      他带着左鹿蠡王一行,顺着山涧来到一个隐蔽的山坳内。这里有一个围栏,以阻挡猛兽,围栏内有两座毡房。左鹿蠡王走到毡房前,门帘从内挑开,两个侍女恭身道,“参见大王!”

      “大王……”左鹿蠡王走进毡房,只见温暖的火盆旁边,案后站着一个身穿蓝色胡袍、头戴高高的红色毡帽、一双明眸水灵灵的玉人儿,正含泪看着他。此女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爱妃旗涸儿。

      “爱妃?”左鹿蠡王急步上前,一把将美人紧紧搂在怀中,“汝如何会在这里?”

      旗涸儿趴在左鹿蠡王怀中,万千委屈中“哇”地一声号哭了起来,边哭边断断续续地讲了原委。

      原来,汉军主帅窦固班师前,专程将旗涸儿从疏榆谷提到金满城,并让车师后国王妃王珏将其“救”走,“藏匿”于蒲类后国。而蒲类后国国尉骞奇,则在隐蔽的山坳内将其很好地保护起来。

      左鹿蠡王震惊不已,他难以置信,“后国妃与蒲类后国人,因何要救汝?”

      旗涸儿道,“后国王妃对吾言,‘汉与匈奴争西域,何故要女人遭殃邪?’便悄然将吾藏匿蒲类后国,静待与大王相会。”

      左鹿蠡王闻言愣了一会儿,他带着旗涸儿返回疏榆谷前,下令放了所有蒲类后国人,并传令燕然山老营,善待已经被囚于山中的车师后国王妃王珏一族!

      心机缜密的窦固,知道王珏不愿离开西域,更知道北匈奴人不会饶恕让其付出血腥代价的蒲类后国人,于是便在班师之前暗设妙计,从而保全了王珏母子与蒲类后国二千余国民!

      至此,在北匈奴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汉章帝刘炟命汉军退守河西,主动切断了与西域的联系。于是,位于天山南北的西域北道诸国得而复失,连接汉朝河西和葱岭以西各国的商道也随之中断,史称“二绝”①!

      ————————————————

      注①:东汉对西域的经营坎坷曲折,史称“三绝三通”。

      “一绝”:新天凤三年(公元16年)至永平十五年(公元73年),因前汉末王莽乱汉,天下大乱,西域与中原隔绝。“一通”:从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至建初二年(公元77年),汉明帝二征天山,建西域都护,丝路通。

      “二绝”:从建初二年(公元77年)至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章帝令汉军退守玉门,班超孤军奋战,丝路断绝。“二通”,从永元三年(公元91年)至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班超将北匈奴逐出西域,重建都护,丝路通。

      “三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因任尚性戾,诸国多叛,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诏罢都护,遂弃西域。北匈奴残余势力再入西域,共为边寇十余岁,丝路再绝。“三通”:从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开始,邓太后起用班超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班勇经数年苦战,再逐北匈奴,在柳中城重建西域长史府,丝路再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