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杨震暧昧的态度-《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能不着急吗?要是日本人此时在沿海登陆,远东军区的苏军几乎没有一丝的抵抗能力。杨震对于邀请迟迟不予答复,他就只能派人到抗联来。
好在杨震虽说磨磨唧唧的不给答复,但这位从莫斯科万里迢迢赶过来的副总参谋长,也没有算是白跑一趟。对于苏联人提出的要求,杨震也没有含糊。在从延安赶来的,携带主席真实意图的军委副参谋长,以及挺进军司令员和政委在场之下,与抗联达成了一份协防协议。
只是这份所谓的协防协议,在那位苏军副总参谋长前脚走,杨震后脚当着三位老帅的面,直接跟废纸一样丢到了保险柜里面。这份由军区政委李延平与那位副参谋长出面谈判协议的实际内容,他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至于所谓协防作战所需的作战计划,此刻将心思全部放到准备下一阶段会战的他,压根就没有想过,更没有放在心上。搞的那位来协助他制定作战计划的军委副参谋长,也只能摇头苦笑。
回去向主席汇报之后,主席也只是摇头笑笑而什么都没有说。中央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给予任何的压力。毕竟以主席的为人,让他以损害中国自身利益,去保障苏联人的利益这种事情,主席压根就不会去做。
派出人配合抗联,只不过因为莫斯科的压力,做做面子上的事情而已。而这份协议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他一点也不期待,甚至希望这份协议永远不要生效才好。杨震这么做,倒是很符合主席的心意。主席自然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施加任何的压力。
不过主席虽说不希望这份协议能够打成,但是在心中也一直在为抗联担心。毕竟虽说已经接到杨震的报告,日军将会南下对南洋发起攻势。但是在日军南下作战没有真的打响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真实意图究竟在哪里。
万一日本人在德国人的压力之下,真的进攻苏联,那这份对中国人利害相比,害处较大的协议执行不执行?不执行,苏联的压力不说,抗联的对外通道也将被切断。执行,对于抗联来说是一个为别人火中取炭的行为。直到珍珠港事变爆发,主席一直为杨震和抗联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而在今后的岁月之中,虽说也有磕磕绊绊,苏联方面也无数次试图将手伸向抗联的物资。但是杨震百般的算计之下,双方的合作大体上还勉强算是遵守。虽说也有一定的波折,但是好赖没有搞出大的乱子来。
虽说在某些方面大家都没有完全的遵守协议地方,明着没有什么太大的对抗,实际上暗中算计对方的事情一刻也没有停止。而且处于弱势的抗联,吃的暗亏比较多一些,但是总体上,还算是勉强的说的过去,至少太大的亏没有吃到。
想要多吃多占的苏联人,在某些事件实在有些过分,连面子上都过不去的地方。在他们没有想到的,抗联史无前例的强烈反弹之下。苏联人在其他的方面,也或多或少的给予了抗联一定的补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