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战场之外的博弈-《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苏联人在航空工业上的确落后于西方,但是火炮和坦克的研制上,与西方国家相比并不落后,而且在坦克和火炮的研制方面,还有自己独特的方面,虽说其武器装备的总体科技水平并不高,人机功能也相当的差,但是却很适合我们这支整体知识文化程度也同样不高,甚至可以说偏低的军队。”
“眼下这场几乎已经将全球都卷入进去的战火,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來的新的一次世界大战,相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來说,这次大战几乎全新的作战模式,打破并超越了原有所有的作战模式。”
“在这场战争之军事技术的更新和战略、战术的发展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快,如果我们不能在本就已经很有限的武器來源渠道之中,选择上有一定的长远眼光,我们将会很快被淘汰。”
“至于我从苏联人索要他们在战场上缴获的德军坦克、一百毫米以上火炮、装甲车辆,以及钢盔,是因为我们即便拿到了这些生产技术和全套图纸,按照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力,仿制的过程也会相当的缓慢。”
“而且我们的产能有限,如果集中生产七十六毫米野炮,势必在短时间之内,其余的装备数量产量要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数量上,那么我们急需的缺口怎么办,在美国人短时间之内,无法满足我们需要的情况之下,他们在战场上的战利品,就成了解决我们燃眉之急的首选。”
“德军的火炮性能虽说比不上苏军的,但是比美国人的火炮性能并不差,其坦克的性能,还在美国人之上,其三号、四号坦克的性能,虽然比不上t三四坦克,但是在人机功能方面却还在苏制坦克之上,对付日本人的坦克,无论是威力还是防护力,都是足够了。”
“如果苏联人答应,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换取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装备,而我们自己的兵工厂,则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有效的吸收苏美德三国的技术,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
“两位老首长,并不是我杨震过于托大,而是形势逼的我不能不这么做,我们的技术底子太薄弱了,即便拿到目前还先进的武器装备图纸,吸收的也很缓慢,等到吸收了,完成仿制了,按照目前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这些装备恐怕转眼又变得落后了。”
“苏联人去年转让过來的t二六坦克图纸,到现在我们也沒有能做到完全的吸收,除了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技术,吸收的比较快之外,其余的技术,吸收的异常缓慢,一个发动机的生产技术,到现在还沒有吃透,而这种坦克,在欧洲战场实际上已经被淘汰。”
“还有苏联人前年提供的嘎斯三卡车技术,这种卡车在欧美已经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对于我们來说整整两年过去了,仅仅摸透了这种卡车发动机的技术,至于车辆的底盘,到现在也沒有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所以我的态度,并不是很着急,如果苏联人,包括未來的美英同意以缴获德军的火炮、坦克、钢盔,冲抵援助装备数目,那么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放缓一下仿制的速度,主要就是吸收他们的技术,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为今后真正的大发展,打牢并夯实基础。”
“同时利用这次战争的机会,引进一批西方尤其是美英两国的先进技术,以及工艺标准,最关键的是先进的生产设备,组建一批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企业,而不单单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只放在武器装备援助上,那样我们才是真正的目光短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