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不算波兰仿造的,就算那些法制原厂的一**八式七十五毫米野炮,也因为大部分都是一战时期的应急产品,也都到了报废的时候,火炮的本身老化,再加上日常高强度的训练,也加快了这些火炮的报废度。

    当然这些火炮出现事故之中,不单单是火炮的问題,抗联在很多战斗之中,过标准强度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杨继财在阿鲁科尔沁旗那场炮火屠杀之中,大多数的七五野炮都打出了过标准射将近一倍的炮弹。

    至于其余的一百毫米榴弹炮、一五零榴弹炮,其射度也普遍高于标准射,过一半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一个小时的炮击,打垮了第七师团的主力,将总部调运到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炮弹打出去八成,这个火炮的射不大大的标,根本就无法做到,也不可能形成足够密集的弹幕。

    而这种现象在其他的部队,也相当的普遍,七师装备的两门四一式山炮,在一场战斗之中短短的三分钟之内,打出去近八十六炮弹,而四一式山炮,即便是新制造的新炮,最大射也不能出每分钟十,八十六炮弹,几乎相当于这两门山炮每分钟打出去近十五炮弹。

    这种高强度的使用,无疑在另外一个方面加剧了本身就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很多已经有相当老化的火炮报废的度,别说老炮了,就算新制造的火炮,也禁不起这么高强度的使用。

    不仅配备在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炮兵,多次出现炸膛导致炮兵伤亡的事情,七师的那两门四一式山炮虽然沒有炸膛,但是也是战后因为高强度使用,膛线几乎磨平,经过检验全部,已经沒有维修的价值,只能报废处理。

    尽管总部已经再三下令,在不必要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减少火炮使用方面的浪费,并严格控制火炮使用强度,因为这种情况,不仅仅意味着加火炮报废的度,同时也是对炮弹的一个相当大的浪费,抗联的底子这么薄,别说火炮了,就是炮弹这么打下去也实在有些吃不消。

    但是对于火炮使用方面,很多的部队依旧出现了浪费严重的情况,在新京北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打一个日军中队反击作战,即动用野山炮连各两个外加上一零七火箭炮连,八二迫击炮和一二零迫击炮各一个连,一个火力覆盖即打出去上千炮弹的战例。

    在攻坚作战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对日军一个普通的工事群,即动用一个炮兵营,甚至更多炮兵的情况,实施火力拦截的时候,无论增援的日军出动多少兵力,多层次、交叉的弹幕射击是相当普遍现象。

    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又使得总部对炮兵使用无法控制太严,以免影响战斗进展,毕竟目前抗联主要的地面火力支援手段,还是以炮兵为主,这就造成了部队之中火炮,尤其是师属火炮普遍使用过度,炮弹消耗量越來越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目前抗联使用的部分火炮,尤其是使用量最大,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师属火炮,相当一部分都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而眼下在战场上,想要缴获日军火炮,也越來越困难。

    此次会战,虽说到眼下已经全歼了日军几个师团,但是缴获的完整火炮,并沒有多少,日军在战斗失利的时候,会将所有无法携带或是已经沒有炮弹的火炮,尽可能的全部炸毁,现在缴获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需要,如果再寻找不到來源,恐怕会影响部队在今后的战斗力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