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按照新京周围日军两个师团的守军,以及随时可以北上增援的兵力,再加上日军在新京周边有着齐备的永备工事來估算,我们要夺取新京,单单步兵就需要集中二十万以上的步兵部队。” “另外还需要一千门以上的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以及四百至五百辆坦克和四百架飞机以上的技术装备,按照这个兵力和装备,如果我们要夺取新京,整个西线的全部预备队以及坦克、火炮等技术装备全部需要调离,这还不算日军持续反击带來的伤亡,以及需要的后备补充兵员。” “但眼下的情况是,我们装备的全部七十五毫米以上火炮,除了不适合进行攻坚的火箭炮之外,只有一千余门,而且也沒有多少的后备兵员,可以投入到新京方向,除非我们终止其他方向的所有行动。” “人口基数,无法满足部队扩编的需要,而且根据地内的经济形势,也养活不起太多部队,这也是我为何要想尽办法,宁可背着今后的骂名,也要想办法提高部队的装备水平,至少要在局部的装备上,超过关东军的水平,也是为何要倾尽全力,也要打通与关内的陆路联系。” “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我们在作战时候的伤亡比,更是为了取得关内雄厚的人力资源,单靠北满人口基数,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与关东军对抗太长时间的,即便眼下占据优势,但是从长远來说,我们是经受不起消耗的。” “如果说在关内,我们可以依靠雄厚的人口基数,以及广大的国土面积,与装备占据优势的日军打持久战,但是在关外,这种情况却是正好颠倒过來了,跟日军拼人力、拼伤亡,拼不起的却正是我们。” “现在日军也是正看出了这一点,他们才不急着向北反击,而是通过严密的封锁,一点点的消耗我们有生力量,对于一个食盐都需要从江北交换,整个人口数量不足关内一个省份的一半的地区來说,注定了经受不起消耗。” “否则一向视东北为其生命线的日军,会允许我们消消停停的经营我们的根据地,就算我们在外部的支援之下,获得了先进的装备,但是整体上的实力,尤其是持续发展能力,却是始终无法和他们相比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