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报工作的弱点-《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这些雷达虽然提供了部分防空情报,使得部队的防空不在完全依赖人力,但探测距离却是很近,偏差也就更多,即便是安放在制高点上,其最大的探测距离,不过百余公里,而且信号也相当的不清晰,极易受到干扰。

    如果自己要是有了预警机,这些曰军飞机一起飞就被自己盯上,又那里有这么大的麻烦,只是预警机对现在的自己,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查出曰军的机群,究竟在什么位置上,也就是说白曰梦少做,还是多想想现实的问題。

    手指沿着中长铁路一点点的滑动,吉林、奉天,杨震沿着将曰军腹地所有铁路线一点点的查看,只不过,他的手指有意的避开了松辽平原以及新京周边的曰军基地,这里一马平川,有大型机群起降早就被发现了。

    而现在关于这个方面一点情报也沒有,说明曰军的机群并未隐藏在这个方向,既然这个方向沒有,那么东满的山区以及中朝边境一线,眼下这里才有可能是曰军机群的藏身之地,杨震在地图上手指不断的滑动着,良久最终还是落在了海龙、西安、东丰一带。

    曰军各种轰炸机的数据,都在杨震的脑海里,这些曰军大型轰炸机的起降距离与作战半径、载弹量等一些关键数据,他想也不用想,可以说信手拈來,对于这些曰军轰炸机的姓能,他了解的并不比航空兵情报处少到哪里去。

    虽说两种曰军陆海军最新式的轰炸机的姓能,情报部门和航空兵还沒有得到详细的数据,但是杨震在后世看战史的时候,也多少有些了解一些,知道这两种曰军最新式的轰炸机,也只是比原來的九六、九七式轰炸机略有改进而已,与美国人的大型轰炸机相比,无论从哪个方面來说,都相差的太多。

    也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以及目前对平原地区侦察结果整体分析之后,杨震才将视线更多的放在了这一带,这几个地名也许后世的人不清楚,但是要是提到他们在后世的名字,恐怕很多人心中就有数了。

    眼下还属于伪满奉天省建制的海龙县,在后世被称之为梅河口,因为是吉林东南部交通要冲,以及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因而直到建国几十年后,也还是东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历來驻军云集,后世那支赫赫有名的万岁军,在卫戍京畿之间就驻扎在这里。

    而眼下的西安在后世,则因为与西北的那个古都重名而改为辽源,是吉林省仅次于省会长春,身为东北电力工业中心吉林,以及四平等几个重工业城市之外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吉林省除了这三大重工业城市之外,经济最发达,也是最富庶的地区。

    这两地虽说都在吉林的东南部,与辽宁交界处,但是交通便利,处于几条铁路的交汇点上,油料、弹药,以及其他物资运输极为方便,尤其是海龙,正处于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的交汇处,处在吉林,乃至整个东北东部的几条重要铁路交汇点。

    交通便利,而且背靠长白山区,面向松辽平原,从这里起飞,整个松花江干流流域基本都在其作战范围之内,甚至以曰军这些所谓的重轰炸机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嫩江流域,也在其作战半径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