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余波的后续发展-《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相对于仿造比较老式长门级的斯大林格勒级战列舰,几乎完全是仿制大和级的苏联级战列舰其巨大的舰体,无疑更加符合苏联人的胃口,疯狂的苏联人,不仅先后为其装备了大量的反舰导弹和舰对空导弹,甚至后來还拆除了一座三联装四百六十毫米巨炮,在舰上安装了一个弹道导弹发射架。

    而那艘后來成为太平洋舰队旗舰的原长门号战列舰,也在拆除了两座炮塔之后,一口气被安装上了二十部冥河导弹发射架,以及四部舰对空导弹发射架,将其改造成为一艘火力强大的导弹舰艇。

    当苏联人将这些军舰建造和改造完毕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杨震在目瞪口呆之余也不由的佩服苏联人的能搞,在军舰上安装弹道导弹,不是疯了是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担心,当时还是液体推进剂的弹道导弹一旦爆炸,搞不好把整个军舰直接搞上天了。

    而且将这几艘目标庞大的军舰,开到对手门口几百公里范围内去发射当时射程只有几百公里的弹道导弹,你当你的那些对手都是傻子啊,还是当人家的海空军都是摆设,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确是威力巨大,但是在对手有着大量航母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情况之下,开到人家门口去,只能是自己找死。

    不过这些与杨震已经沒有一点关系,这些军舰苏联人怎么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苏联人,真的开着这些装备了射程五百公里的弹道导弹和威力巨大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超级战列舰,去轰击珍珠港也和他一点关系都沒有。

    尽管在这些舰艇下水之后,苏联的海军实力一跃超过因为二战已经耗干了血液,实在无法承受一支庞大海军巨大消耗,将大量舰艇退役的英国人,成为世界第二大海军,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这几艘巨舰的建造,对于正处于二战恢复期的苏联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与以海军立国,既有本身长期积累的对大型舰艇制造使用经验,并有着完备各种海军设备研究体系和造船基础的曰本、英国,以及工业基础雄厚的美国人不同,苏联人原來的造船工业基础并不发达,在战前甚至无法自行设计驱逐舰以上的舰艇。

    二战之中的苏联舰艇,虽然大部分为自行建造,但原始设计却是多依靠外国,特别是德国和意大利海军的支持,建造舰艇所需要的动力系统以及光学方面也有很多东西需要进口,尽管在二战之中,通过抓捕德国科技人员为自己效力,使得苏联人的科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总体实力,尤其是在海军方面的人才和基础方面与西方相比还相去甚远,毕竟德国人在二战之中,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一支海军强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国力以及科技实力远还沒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之下,想要建造这些巨型舰艇,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不算为了生产出符合需要舰用装甲钢而对冶金工业的改造,即便是对造船厂的投入,苏联人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了建造这些军舰,苏联人将原有的造船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甚至还新建了两个造船厂。

    还有作为舰艇动力所需的,苏联人自己从來沒有研制以及生产过类似规模,西方眼下又坚决拒绝出售的大型蒸汽轮机,以及做为主要火力,也从來沒有生产过如此大口径舰炮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当然,还有对停放这些军舰军港的基础设施的改扩建,要知道之前苏联海军并沒有这么大的军舰,所有的军港都需要改建和扩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