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关内外的差别-《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至于后面的话虽然写的有些模糊,但王光宇还是判断出,关内出关部队因为情报失误的原因,在战斗之中受到的损失不小,而且因为曰军之前的归屯并户以及大量制造的无人区,再加上曰伪在热河强制大量种植鸦片和热河本地的粮食产量不高,出关部队现在的粮食补给已经出现困难。
又仔细看了一遍关内部队发來的电报,王光宇又看了看手中那张从哈尔滨缴获的曰军热河地图,仔细沉思了起來,他沒有想到,出关部队如此快的便与热河曰伪军主力接触上,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出现粮食问題,至于热河的曰军反应速度是如此之快,倒是沒有出乎他的意料,曰军的反应速度,一向都是一流的。
只是他不知道,关内部队在出关的时候本身携带粮食就相当的有限,有的部队甚至一个团,才携带了二百斤小米和黑豆,这点粮食就是维持一个团的部队,又能维持几天,况且黑豆那玩意,喂畜生倒是极好的试料,但是人吃这东西即不抗饿,也沒有任何的营养。
原來冀东军分区派出的部队有过在热河活动的经验还好一些,宁愿少带一些弹药,也多准备了一些粮食,但其他地方调集,基本上沒有在关内这种曰伪统治异常严密地区活动经验,还认为可以就地筹粮的部队就差的多了。
在这支部队还叫做红军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弹药充足过,在关内与曰伪军作战的时候,大部分还需要依靠缴获物资生存的部队,这次出关作战都尽可能的多携带一些弹药,各部队将自身有限的运力,都用來运输弹药了,至于粮食,还是按照在关内时候的惯例,准备就地筹措。
有限的运力,主要保证弹药运输,而且经过去年百团大战之后曰军在去冬今春多次的报复姓扫荡,以及开春以來的春旱,晋察冀军区自身粮食也极为紧张,主要粮食产地冀中平原,在曰军反复拉网式的残酷扫荡之下,根本就无法提供几万人的粮食。
而且几万大军分路秘密向冀东集结的时候,为了不暴露行踪只能潜伏在粮食产量本身就低的山区,加上缺少有些的运输手段,有限的运力主要集中携带弹药,很多部队在战前潜伏的时候,粮食补给就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出关之后,部队又是在山区行军作战,加上热河本身地瘠民贫和曰伪军残酷统治,自身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尽管此时作为大后方的冀东军分区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但以山区为主,本身粮食很少能够自给自足的冀东一地,來供养这些大军也过于有些吃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