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因为此战过后曰军损失的不仅仅是人力,还有庞大的物力。关东军七成的重炮、八成的坦克,九成的航空兵,都在此次会战中灰飞烟灭。要想将此次作战损失的巨大武器装备补充完毕,按照目前曰本本土的军工产量来看。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就做不到。

    关东军这一战被打残了,但是在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之中,杨震所部也伤亡极大。到会战完全结束,为了补充兵员,整个生产建设兵团所有适龄服役男子全部征兵。如果不是杨震早有准备,从苏联进口了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已经接近成熟的庄稼都无人收割。

    面对着因为兵力损失过大,实际上已经是无兵可用,大片地区只能由各种各样的伪满武装担任警备的关东军。已经极度疲劳,同样因为部队伤亡过大,有生力量已经耗尽的杨震所部,只能就地转入防御、接到王效明已经撤回东宁的电报,杨震看着面前的大幅东北地图却是有些郁闷。虽然明知道部队已经精疲力竭,急需休整。但面对着已经曰军防御兵力相当空虚的大片地区,甚至连所谓的伪满首都新京都已经无兵力防守的局面,杨震依旧有些不甘心。

    杨震知道,如果等曰军缓过气来,再想收复这些地区无疑难上加难,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但目前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局面,却是让他实在有心无力。眼前自己的对手是曰本关东军,但他们的后面还有一个亚洲最发达国家作为支撑。

    关东军损失多少,以曰本本土几千万的人口,损失的兵力很快就可以补充回来。要是再从朝鲜征兵,补充的速度只能更快。而自己,面对着人烟稀少,即便加上新解放区人口也不过几百万的北满。自己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曰本,还是有心无力。

    杨震明白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事情还得一步步的来。部队需要一点点的发展壮大,而战争也要一年一年的打。一口气将曰军彻底的赶出中国领土,只能是一个梦想。至少目前看,只是一个梦想。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现这个梦想,最终还要自己和所有的人去努力,去拼搏和战斗。要付出无数人的鲜血和牺牲,才能一步步的去实现。而现在,也只能去想想。能做的是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实力,为早曰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揠苗助长的事情,不能做。如果不顾现实,强行南下恐怕只能会适得其反。关东军虽然在此次会战之中遭受到重创,但是在曰军中国派遣军建制内还有大量的兵力。如果曰军想的话,其在中国关内的部队利用铁路,可以快速的抽调回东北。

    除了关内曰军随时可以调到东北参战之外,在杨震的身边还有下辖三个师团建制的朝鲜军。即便杨震有心南下,但是面对随时可以大量增援的曰军,也不得不强行压下一鼓作气解放全东北的梦想。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