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要让她知难而退! 看来若是真回答不上来,那锦绳还是会排上用场的! “老夫岂能如你一般,童子,屏退众人!”半山先生挥了挥手。 顾长生闻言更是心中没底了,看着书童砚台把自己带来的三人领走也没回来,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丫的,还清场! 这是要搞毛!搞毛呢! 不带这么吓唬人的! 顾长生这边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般,七上八下的,那边侧躺的半山先生不知何时已经重新盘腿坐定。 “顾长生,老夫且问你,老夫为何隐居在这柳州城?”半山先生双手平方膝上,沉声开口。 “啊?”顾长生被这一问,茫然的回神,看到半山先生一本正经的模样,顿时低头开始思考起来。 丫的为何要隐居柳州呢?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甭管大隐小隐,隐居就是红果果的镀金!可是半山先生适才已经说了,他五十年前就已经名动四国,根本就不需要再靠隐居来镀金,不是为了镀金扬名,那是为了什么? “避世?”顾长生小心翼翼的将心底的声音问了出来。 半山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顾长生一眼,老眼微垂,缓缓出声,“那老夫再问你,老夫为何避世?” 顾长生知道第一问算是过了,可这第二问吗,顾长生又低头思考了起来。 周沐给她的解释是,半山先生因久被求学之子围困家门,不胜其扰才愤而离家隐居,可是半山先生既然能有此问,显然周沐的解释,不尽然全对!最起码,半山先生避世的原因,肯定不是那么的浅显。 或者说,周沐不想让她思虑太多,才没告诉她全部原因。 不期然的,顾长生就想起和周宗宝一起上百里山,周沐提起辞王一事。 顾长生蓦然的抬头,惊疑不定的看向半山先生。 而此时,半山先生也正一脸凝色的望着她,长须微飘,目光仿佛能洞察一切般影影绰绰。 顾长生看着眼前集天下大智与一身的老人儿,突然觉得他那双眼睛,仿佛能看尽世间之事一般,这是一双属于智者的眼睛,如旁观者一般清明! 在半山先生的凝视下,顾长生收起心神,沉声缓缓开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天下,四国分庭抗礼已有数百年,各国能人辈出,战火从未真正的停息,诚如霍家姑娘所言,先生乃是当世智者,文坛泰斗,天下文人无不心向往之。” “如今四国逐鹿已有渐起之象,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先生之能、先生在文坛的声望、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如此超然,怎能不令那些野心勃勃之人心动?先生想隐居避世,难道就真的能隐居避世吗?” 顾长生说到此处,颇为感同身受的看向半山先生,“四国逐鹿,则天下大乱,征蹄过处,无不生灵涂炭,柳州城虽有周沐,可到了那时,他身为大周皇室子孙,又岂能袖手旁观?柳州也会有被战火荼毒之虞,真要如此,先生要如何才能苟且得安?” “哈哈……”四目相对,半山先生突的又朗笑出声,笑声恣意放纵,豁达无边。 在顾长生惊讶的目光中,半山先生突的止住了笑声,目光如炬的看向她,“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窥一发而知全身,顾长生,你以一介女儿身,竟然能有洞察时局的七窍玲珑心,你以一己之力,助天下医道大昌,又能有如此见识远见,当真是英雄不问出身,让老夫佩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