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两个女人-《烟锁运河》


    第(2/3)页

    其实,魏玲在救刘宏明时,是想告诉魏嫂的,可是,没有时间呀。一个大汉奸的女儿却救了抗日支队的侦察员,似乎有些不合常理,这也是魏得时万万没想到的事,自己的女儿会救抗日支队的侦察员!

    虽然是汉奸的女儿,也在日本人的医院做事,可是魏玲毕竟还是中国人,而且是年轻的中国人,她也有一颗爱国的心,对于鬼子的种种恶行,她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萌了一种连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冲动。

    在这个家里,她一方面受到爹爹魏得时和妈妈的控制,不能对皇军有二心;另一方面,也受到了魏嫂的影响,魏嫂虽没有直接宣传过抗日的事,更没有宣传过共*产*党的主张,但在平常的言行里,多少会透露一些做个正直人,做个爱国者的正面信息,或多或少影响了魏玲,使她渐渐地感觉到为日本人做事是一种耻辱,也有一种想摆脱目前处境的冲动。

    所以,魏玲在关键时刻救了刘宏明,不是偶然的,她几乎没有犹豫,没有耽搁一点时间,把刘宏明救了,也没有害怕的样子。

    所以在后来,魏嫂也想到了魏玲,但又不敢肯定。在她回来时,她看到魏玲的房门是锁上的。鬼子进来搜的时候,魏玲的房门又是开着的,而且,魏玲还倚在门旁,似乎在观望什么,然后又关了门。

    如果不是她救了伤员,还能是谁呢?魏嫂的心里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来。魏嫂在不停埋怨自己,魏嫂啊魏嫂,你是怎么搞的,你怎么能不在意柴房的动静呢,你是不是太大意了?魏嫂的心里非常矛盾。

    魏嫂在柴房门口,目测了一下,从柴房到魏玲的房门口,少说也有十五步远,魏玲,应该是背扶着侦察员,走完这个距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分把钟还是需要的。为什么自己没有现呢?魏嫂有点儿恨自己了。

    按常理说,一个身体单薄的女子,虽然年轻,想要把一个粗壮的大男人从一个地方背到另一个地方,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事,不但需要力气,还需要勇气,胆量,这是拿自己生命作赌注啊,万一让小鬼子现了,即便她的老子是伪军大队长,也救不了她呀。

    魏嫂似乎忘记了一点,魏玲也是在医院工作的,每天都是与伤病员打交道的,抬啊背的,什么没干过?这医院的经历多多少少也锻炼了她呀,也使她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而且,对于怎么背扶伤病员,肯定懂得一些技巧的。如果单凭死拽硬背,想把他拉起来都恐怕不容易的,就别说背起来了,因为伤员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