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波澜乍起-《王牌好莱坞》


    第(2/3)页

    显然,在提及塞隆的时候,曼德拉的口气基本上是自豪,像是自己家的小辈取得了好成绩一样。而在提及丹尼尔的时候,就要郑重许多,语言表述也更加官方。

    从亲密度上来说,丹尼尔不及塞隆,但从曼德拉重视的成都上来看。丹尼尔是远胜于塞隆的。

    这多少为丹尼尔的非洲影响力增加了筹码。

    从开始关注少数族裔的权力,再到后来的“科技惠泽众生”基金会、以及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和肯尼亚难民营报告,丹尼尔在非裔美国人的群体中,确实获得了相当广泛的支持和好感。曼德拉此次再度为他加码。可以说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虽然非洲基本上不被好莱坞巨头们看在眼里——至少在20年内,但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对丹尼尔还是很有作用。

    至少,当被科普曼德拉是什么人的时候,不少美国人还是会对丹尼尔受邀感到羡慕和惊叹的。

    特里弗很快发表声明,表示丹尼尔下周会和查理兹.塞隆一起前往南非拜访曼德拉。以表示对这位知名领袖的尊敬。

    这次奥斯卡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希望能够采访到丹尼尔,或者他能够发表一些公开言论的媒体有很多,但是丹尼尔只针对这一条邀请给出了回应。不得不说,虽然他和曼德拉的声誉差别很大,但这份诚意还是很让人称道的。

    除了惊叹之外,如迪士尼等所料,连桩影帝,为丹尼尔带来了太多质疑。

    这一次,特里弗的公关都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对于娱乐媒体来说,公关是有限度的,而它们的报导同样也是有“底线”的,类似毁掉传奇这种事情,几乎是传媒的使命,这个时候,特里弗很多的手段和方法是没有效果的。

    在报道奥斯卡情况之外,媒体们大多另外起了一篇来特别关注丹尼尔的连桩。

    其中,和丹尼尔.桑德勒以前蜜里调油,现在反目成仇的《洛杉矶时报》可以说贡献了最为犀利的一次报道。

    “……丹尼尔.桑德勒出人意料地拿下了第76届奥斯卡的影帝头衔,这是他连续第二年拿到这个奖,此前,实现这一壮举的只有斯宾塞.屈塞和汤姆.汉克斯,他们分别在第10届和11届,以及第66届和67届,蝉联奥斯卡影帝。但前者距今已经65年,后者离现在也已经有10年时间,哪怕再加上女演员,这一数字也不超过5位,每一位都堪称时代影星,是好莱坞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那么,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丹尼尔.桑德勒能够代表这个时代了么?21世纪前十年的好莱坞可以用丹尼尔来代表么?

    诚然,5年前,丹尼尔进入好莱坞以来,他取得让人惊叹的成就,无论是票房还是演技上的认可,都让人叹为观止,他仅仅只有25岁的他,至今只有十余部作品,这里面一大半都是商业之作,比如《校园蓝调》《律政俏佳人》《希腊婚礼》等等,并没有太多演技可言,如果说,仅仅凭借《角斗士》《钢琴师》和《加勒比海盗》就足以认定丹尼尔的传奇地位,这未免有些轻易。

    在奥斯卡颁奖礼开始之前,西恩.潘,这位四度提名奥斯卡影帝老牌戏骨,被认为是最可能得奖的人选。但是,学院评委们似乎和舆论背道而行,几乎是一意孤行地将这个奖授予了丹尼尔.桑德勒。不得不说,这确实很让人感到疑惑,在汤姆.汉克斯蝉联影帝之后,奥斯卡的权威性曾经备受质疑,作为最权威的电影奖项,我们很难相信,丹尼尔的成就必须要用两届奥斯卡影帝来给予认定,尤其是在有如此‘众望所归’的竞争者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