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最好的宣传在于话题性-《亿万特奖》
第(2/3)页
这次知道滕莹莹到古垣区参与开会,赵林斌都不过来。这次会议杨通逸原本是旁听的性质,所以,心态很轻松。公司拿下项目后,古垣区这边最初虽有点质疑的声音,但很快这样的声音就消失,估计是古垣区有人刻意压下质疑,对公司以后的展有利。
至于接下来如何跟古垣区这边搞好关系,等过一段时间,请周晓军居中介绍一下,肯定能跟古垣区这边的人见面。
没多客套,李新华等人知道杨通逸的性格,直接进入会议正题。李新华让公司负责各个方面的中层逐一汇报工作推进的情况,做了笔录,以后在核实这些工作上,如果谁出问题,就可对照进行追究。这是赵林斌和孙商定的心得制度,免得那些中层人员与李新华之间还是用以前的模式来处理工作。
杨通逸主要在听,身子微微偏着,余光将滕莹莹的脸圈在视野里,见她非常专心地听,偶尔做一下笔录。这种专注非常可爱,魅力极强,心里在盘算,是不是该跟滕莹莹试着推进两人的关系?可又觉得推进两人的关系后,跟高莉之间的关系难以处置。和高莉之间已经默契,自己想她时不是召之即来,可她不会让自己失望。如今食髓知味,哪舍得放开她。
汇报之后,李新华做总结性言,强调这个项目的宗旨: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如何操作层面上,上次杨通逸也说过,侧重放在对公司的宣传,项目获取的利润可忽略。忽略并不等于不要。
在如何做公司宣传上,李新华说了几点,一是在奠基请动古垣区领导、教育局和教育界名人出来亮相,古垣区新闻必然有报道;二是在项目质量监督上,请政府派人、也请教育界名人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广告,利益这一项目分几个时段进行宣传,可让通逸地产公司的名气传得更广。
这些做法都是公司常见的宣传手段,有一定的宣传效果。不过,杨通逸觉得这样的效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等李新华说后,征求杨通逸意见,杨通逸说,“孙总、李总、刘助理,我说一个感受,你们再议一议吧。李总所说的宣传公司的方案,效果会有多大,有没有做评估?”
“有。”刘梅说,“目前,行业内对自身的宣传力度没有我们大,所以,古垣区今后知道通逸地产公司的人至少有六成。”
“嗯。”杨通逸点点头,“公司有这样的预测,我相信有科学依据。我还有一个想法,怎么说呢,不买房的人对房地产公司有谁会关注?何况我们承建的还是宿舍楼,真正关心的人会更少,哪怕我们大力宣传,效果也会打一定折扣。
我这样想,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关注起来?哪就是话题**件,只有这样的事件让人们好奇,之后得出完全不同结果的结论,给人们的印象才深刻。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篇小说如果要让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会是什么样的?那就是神转折,或情节离奇。
宣传也一样,让每个人都投入情感的事件,才会让更多的人记住。我想了想,你们看这样是不是可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