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星辰大海应如何 二-《南回归线》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说到屋里。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政府公寓的结构,在月球这种地方,事实上如果脱离政府提供的公寓将很难独立生存,有钱人大抵是不会来的,也许隔着40万公里的距离会觉得月球斑驳的光影带有某种古典浪漫气息,但是没有一位富家的千金或少爷会有去这个在新闻中总是充斥着颓废与衰败气息的星球上待上哪怕一周。
对于在月球生存更是如此,即便在太空维生装置如此低廉的二十二世纪。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比如如此庞大城市群的供氧问题,毕竟关于行星大气的生成即便在今天依然还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课题,之所以科学家和各国政府并没有放弃这一领域的研究,完全是因为政治正确。就和上世纪初的“民主、自由”一样,那是雷区,曾经有几个教授试图指出这一行为的盲目,最后都落得声名狼藉的下场。
梅凯西每天总是习惯性的到王星平这里坐坐,他结过一次婚,或者也可以说离过一次婚,现在带着一个13岁的儿子单过,在外人看来,日子很是不堪,但正所谓自得其所。这倒不是说他生活无以为继,这种情况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公民中是不会出现的,就算政府不管,也有的是社会团体愿意付出微薄的代价拿这样一个破落典型给自己的组织装点门面,毕竟比起救助破落户,放生已经不那么流行了。但一个男人自己带儿子总不是件轻松的事,他很为儿子的教育担心,虽然儿子看起来很聪明,但如果没有机会留在地球,将来就很难有发展机会。然而他自己也就像个难民一样,地球上已经没有适合他的工作,考古既不是上层关注的活动,也没有可能赚到钱。
“你没看阅兵?”王星平注意到梅凯西应该起床有些时间了,身上打理得很干净,他以为他是早起要看直播的。
“没看,那多无聊。”
王星平哦了一声,便又道“可是还得有几天才天亮,不看点什么更无聊。”王星平一边说着一边嚼着早餐一根香肠,两片面包,当然都是3d打印的杰作。王星平很久没有吃到真正意义上的食物了,上一次还是在军队的时候,连长自己在营区养了一些猪,那是共和国军队的光荣传统之一,自从部队出来后他只能偶尔和女友在上海的高档餐厅品尝到正宗的牛排。再加上月球这里相较地球更漫长的昼夜更替,一度让他非常不适应,还好,他和梅凯西的友谊还算不错,他们喜欢在一起讨论历史,或者说他喜欢听老梅讲故事,他能从老梅那里得到一些难得的如亲情般的慰藉,就像兄长一般。
而把他们拉得更近的,原动力来自于去年频繁出现的一些事件。自三十年前可控核聚变技术终于实现民用化后,围绕这一新能源的明争暗斗一直存在,中美两国似乎形成了一个对抗与合作的联盟,而俄罗斯和欧盟也在相关技术上获得了一些进展。
由于能源格局的转变,原本已经开发了近半个世纪的月球氦3矿场也逐渐衰落,现在月面城市几乎已经成了地球的弃儿,政府更热衷于去探索太阳系外的文明,一些人相信太阳炉的诞生已经使人类足以在银河系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如果他们猜想中的地外文明存在的话。在地球上甚至出现了一种非常乐观的情绪,当然,这种情绪目前更多的集中在官员当中,他们认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人类文明会和当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样发现整个地球文明已经处在银河系文明的顶端,他们需要在其他文明觉醒前进行征服,托这一概念的福,在人类尚未征服宇宙前,新概念武装的传销组织已经有要征服人类的苗头了,近期连月球都打掉了几个类似的组织,都是利用这里人们被放逐的心理。
“我想有些东西会让你不那么无聊。”梅凯西并不关注王星平手里的食物,自顾自的说着。王星平对老友的状态显然已经习以为常,并不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