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奇缘版 ——阴阳界 70-《妖精》


    第(2/3)页

    玄奘潸然泪下,他把高昌国永远记在了心里,还有那份拳拳的兄弟之情,即便终其一生也不敢忘却。

    武赢天暗暗梨花带雨,遮面布尽已湿而转色。

    不堪动容的人被迫打手势假借去行方便而脱离队伍行出倒悬来消情疡内伤。

    虽然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妖精”却也把高昌国永远刻在了心里,尤其是那位甘为他人脚下石的国王。

    在“她”看来,并非只有到达终点才是幸福和快乐的。

    相反……

    这苦甜相伴的旅途更能让人充满收获,过程最是一道漫长的风景,奇美而又动人。

    离开了刻骨铭心的高昌之后,一行人马继续西行,这数十之众的马队与此前孤单的两人两马相比简直就是浩浩荡荡。

    本是寂寞的旅程突然间热闹了!

    热闹之下,不仅武赢天不适应,连唐僧也不适应。

    武赢天苦于自己要一路装哑巴,“她”暗暗后悔当初为什么要装哑巴?

    其心叫苦不迭:“唉……既然相貌都丑不见人了,见怪不怪,那声音为女音又有何不可!真是一步走错,步步错,折磨起来日久天长。”

    延西仙子失去了往昔的活力。

    因为……

    原本鬼灵精怪的举止和谈吐被狠狠地压抑。

    唐僧突然感觉这路途是那么的异常堵心,人数不少,聊天也不缺,但却总是充斥着枯燥乏味的气息。

    走了约莫百余里之后,他们来到了阿耆尼国境(注解:今新疆焉支)。

    来到熟悉的可作为边境标志的山峰,殿中侍御史欢信策马近人道:“玄奘法师,我们脚下的这座山就是两国交界处,我们此刻已经进入到阿耆尼国的境内。”

    “阿耆尼国!”

    玄奘神伤不已,他叹道:“唉……想不到这么快就彻底离开了高昌,来到了另一个国度。”

    发现玄奘法师一路行来均是很忧郁,善于与人交际的使节欢信不由得垂目思量对策。

    他忽然眼前一亮,笑问:“玄奘法师,您可听说过阿父师泉?”

    “阿父师泉?”

    玄奘沉默片刻道:“毫无印象,没听说过,还请御史大人讲解一二。”

    “如此说来,那我们更得去上一去,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地方。”

    殿中侍御史开怀道:“这阿父师泉是在沙漠地带的一座绝壁之上,崖高数丈,水自半崖而出,它是一个有着佛家故事的名泉,这段神奇的求水因缘发生于数百年前。”

    “哦……佛家故事!”

    玄奘果然入了套路,顿时展颜,“贫道很有兴趣探访,还请御史大人继续说下去。”

    欢信回头对着稀落拉长的队伍喊道:“今日去阿父师泉歇脚,大家紧随我来。”

    为了引路,唐僧与殿中侍御史两人并驾驭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端。

    谁不爱听故事!

    百般无聊的哑悟空自然不肯放过,“她”朝前跟了跟,竖起耳朵静候。

    欢信兴致盎然地行讲解。

    “往昔曾有商侣数百人途经这里,当时,他们的水全都用光了,一行人饥渴疲惫,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些人里有一位什么东西也没带的行脚僧,这位僧人一路上都是依靠大家的供养过活,可是他一点也不紧张。”

    “于是,商侣中有人不满了,大声抱怨……说是当初带上一个信佛的僧人随行,并供养,目的就是为了借此求得佛祖菩萨的保佑,现在是该叫他想想办法的时候了,菩萨可不能白供!”

    “一人呼,百人应,众人都开始纷纷责备。”

    “这位行脚僧人也不推辞,他说……你们想要得到水,就应该各自礼佛,接受三归五戒,只有这样我才能帮大家登上悬崖去求水。”

    “众人虽然半信半疑,但眼看别无他法,只得依从了他的话,全体向空遥礼佛陀,接受了皈戒。”

    “受戒完毕,僧人又说……等我登上绝壁后,你们只要同时念‘阿父师为我下水!’,水自然会从崖石中溢出。”

    “等僧人登上砂崖以后,众人就依教开始求水。”

    “不久,崖壁上竟真的冒出了大股大股的泉水来,众人无不欢呼雀跃,争饮之后,赶紧去取来皮囊盛满泉水。”

    “水的问题解决了,可是等了很久,却不见僧人下来。”

    “于是,大家都登崖观看,这才惊见,他已端坐入灭。”

    “受恩者们虽然为此悲号不已,但也没办法,为了纪念僧人的恩德,众人就将他举行了火葬,然后在他圆寂的地方依照礼法聚砖石为塔。”

    “这塔至今依旧存在,水亦从此不绝,从此,这里就命名为阿父师泉,它给行旅往来的人带来许多便利。”

    欢信兴致盎然地落尾道:“法师有所不知,此泉水甚是奇异,不论过往的旅人有多少,水始终用之不尽,人多水就旺,人少水就细。若无旅人时,则仅冒出些许津液。”

    玄奘听罢喜色道:“感谢御史大人引路相向,并为贫道讲述了一个极妙的佛家故事,阿父师泉确实不容错过,就算耽误了些行程也值得。”

    武赢天听罢颇有些不以为然。

    “她”心下嘀咕:“说得挺神话,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很灵验……”

    玄奘稍后又慨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事情,是为佛法大师方能舍身求水,若能聆听佛前法师的教诲,当是幸事,可惜……”

    欢信自以为是地插话道:“只可惜那位*师已然故去。”

    “不是,贫道不是这个意思。”

    玄奘微微笑了笑,然后解释:“贫道对该泉的来源虽是不透解,但这‘阿父师’这三个字绝不是梵语,也不是佛经内的特殊法言,所以……”

    笑声突起:“哈哈哈哈……”

    跟随在唐僧附近的悟净一直在听,他憋了很久,见连师父都怀疑了,于是忍不住大笑起来,身形极其放荡。

    大家都奇怪地看着他,悟能困惑地手礼唐僧而责难悟净:“师父在此,不容撒野,你胡乱笑什么?”

    悟净没有理会悟能,他问向欢信,“御史大人,你可知道‘阿父师’这三个字的含义?”

    他摇摇头,“不明白,既然玄奘法师否认了它是佛家晦涩深奥的秘语,那我就更是糊涂。”

    玄奘起意道:“想必悟净是知道其中含义的,快予大家说说。”

    “师父的知识颇渊,一语中的。”

    悟净闷笑,“这是我老家一带的土话,‘阿父师’的意思非但不是什么佛家晦涩深奥的秘语,而且很是俗臭,它的意思就是……马尿!所以这阿父师泉,实则就是马尿泉!”

    “哈哈哈哈……”

    通汉语的这七人一起发笑。

    转折甚趣,妖精岂能不笑?

    那二十五个手力浑然不解,一开始没什么反应,可是他们很快就蛤蟆了脸。

    随后,这起笑的七人也随即发现了问题,很快就哑歇了笑声,因为太蹊跷!

    因为……

    此地无女子,但却另类地夹有飘渺动听的女音!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悟空的身上,包括唐僧。

    玄奘惊而汗颜地心想:“糟糕!延西仙子行事太不小心,露马脚了,这该如何是好?”

    明知对方是哑巴,但悟智、悟真还是异口同声地骇然问道:“大师兄,你的笑声怎么会是这样?”

    “她”顿时哑了!

    唐僧情急之下心生一计,它不但可以解除眼下的危机,还能复活延西仙子的天性,可谓是一箭双雕。

    和尚不打诳语则已,一旦打出来,其诳语则最不像诳语,而像真理!

    受人敬仰的玄奘法师开口铺垫。

    “以圆寂来造就阿父师泉的僧人是一个传说,而且还是一个伴随着救命之水应运而生的善意谎言。”

    “马尿泉因虚而出名,有名就有人慕名!沙漠中的踏访者其实就是焦渴万分的寻水之人,默默无闻的泉水哪会比得上名泉能拯救的人数更多,所以……诳语有时也可济世。”

    欢信断话赞道:“事实如此,师父言之有理!”

    四名弟子也随即点头称道,十分赞同,却也纷纷暗下疑惑:师父何出此言?

    玄奘旋即看向悟空,继续话。

    “有道是出家人因戒律不可打诳语,但也需辩情况……若是谎言可行善,也不妨言出。”

    “为师之所以要告之众人,悟空是哑巴,乃是因为他那颇似女子的声音会被他人耻笑。”

    “可怜悟空本就貌丑而自卑,连面容都要遮挡,若是再因声音而被耻笑,这就好比雪上加霜,还不如装哑巴。”

    悟智、悟真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大师兄你不是哑巴呀!”

    悟净手请过去,“大师兄,你尽管开口说话好了,我们决不会因此先天的缺陷而低看了你半分。”

    悟能也安慰道:“对!大师兄,你就说话吧,故意憋着会很难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