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大梁帝国】-《唐朝那些事儿》


    第(1/3)页

    九月初三,朱友珪又命感化节度使康怀英为河中都招讨使,以韩勍为副帅进攻朱友谦。  (        .    .  )康怀英与牛存节合兵五万驻扎河中城西,紧急攻城。

    李存勖派遣九太保李存审七太保李嗣恩李嗣肱率领大军前去救援。梁军阻击,被晋军打败。

    不久,康怀英等人再次组织攻城,这时已进入冬天,李存勖从泽潞亲率大军而来,在解县遭遇康怀英,大破梁军,斩首一千多人,一直追到白径岭才停止。梁兵解围而去,撤退到陕州防守。

    朱友谦只带着几十位随从,全部便装,不带武器,亲自到晋军大营谢恩,并拜李存勖为舅舅。

    李存勖非常高兴,大排宴席,酒席上朱友谦喝得酩酊大醉。李存勖留他住在军营,朱友谦安然就寝,鼾声自如。李存勖仔细端详之后,对身边的人说:“冀王真贵人也,但憾其臂短耳。”

    再说杨师厚,本来就朱友珪,自从占领魏博后,又兼任扫北大元帅,身边兵强马壮,猛将如云,更是不把朱友珪这个小娃娃放在眼里。

    处理问题时,往往也是自行其事,不加上报。朱友珪很担心杨师厚尾大不掉,于是发下诏书,请杨师厚进京,借口是“与他当面商量北边军机大事。”杨师厚准备出发,手下的腹心将领劝他说:“此去凶多吉少,不去为妙,不然一定身遭不测。”

    杨师厚冷笑一声说:“二十多年来我帮着朱家打天下,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如果现在不去,不就证明我有私心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他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于是,杨师厚很淡定的去了,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后面跟着一群小弟,当然,人数也不是很多。也就万把来人。

    朱友珪听说杨师厚来了,还带了一帮小弟,脸色大变,心里后悔不已,自己没事请他来京城干嘛啊,这下倒好,摊上大事了。不过。杨师厚还算对得起他的名字,做人比较厚道。等走到城门口时,命令大军在城外听命,自己只带了十多个随从进去

    朱友珪这才舒了一口气,小心肝终算再次落到了肚子里,这次他不敢再玩花招了,又是甜言蜜语,又是赏赐金银,装的跟孙子似的,杨师厚吃好喝好拿好之后。才打了个饱嗝哼着小曲走了,望着杨师长厚远去的背影,朱友珪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禁舒了口气:“唉呀妈呀,终于走了。”

    阎罗王惹不起,小鬼应该还可以碰一碰。朱友珪不知道哪根筋没搭对,又遣赵岩与袁象先到大梁视察。赵岩是赵犨的儿子。也是朱温的女婿,而袁象先则是朱温的外甥。

    当时朱友贞正驻守大梁,朱友贞是朱温与元贞皇后张惠的嫡子,朱温称帝后,他被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梁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即位后,封朱友贞为东京留守开封尹。

    当时,朱友贞对朱温的死因也颇为怀疑。于是在家中设宴招待赵岩,酒酣耳热之际,便悄悄地对赵岩说:“你与我是郎舅至亲,不妨直言相告,先帝去世。外间多有传闻,你在内廷当差,应该知道其中详情,究竟是怎么回事,请不要再隐瞒了?”

    赵岩哭着回答:“就算你不问,我也要说了,首恶者实为朱友珪一人,朝廷内臣手无兵权,无法讨伐,只能指望外面的各位藩王了。”

    朱友贞说:“我早有此意,无奈没有得力助手,这该如何是好?”赵岩说:“现在外镇拥有强兵掌握大权的,没有超过魏州杨令公的,只要他能说上一句话,讨逆之事就算成功了。”朱友贞深以为然,于是派遣心腹马慎去魏州联系杨师厚,告诉他事情的真相,并说:“郢王虽然暂时侥幸篡位成功,但朝廷内外无人服从,均王才是人心所向,杨公如果参加均王讨逆行动,可以说是盖世大功啊!”

    马慎还承诺事成之后将拿出五十万贯钱财来犒劳杨师厚的军队。杨师厚召集部下商量对策说:“当时郢王弑父篡位,我不能及时征讨他,现在君臣名分已定,没有什么原因要讨伐他,这样可行吗?”部下有将领说道:“郢王大逆不道,弑父篡位,就是国家的罪人,

    人人都得而诛之,现在均王首举义兵讨逆复仇,这是大义之事,您按照正义征讨国贼,哪里有什么君臣的名分可以担忧的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