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动荡的年代】-《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不得不说李渊所选择的这两个人也是那个时代极其耀眼的将星。李渊自己年岁大了,不能像年轻一样的冲锋陷阵,怒吼杀敌,他把征战沙场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没有错,而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可是时间长了,李渊发现有些不对劲,最少有两点不对劲,第一这个儿子能力太强,建立的功劳太大,这个到没有什么,重要的是第二点;第二。这个儿子不是太子,换句话说,即使这个儿子打下了所有的江山,他也当不上皇帝。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说真的,李渊也感觉很不公平。…

    更加矛盾的是李渊对于当时的太子感情非常深。没有要废掉太子的念头,所以李渊就需要考虑立有大功的儿子以后能否听当太子那个儿子的话。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反复的考虑,李渊觉得按照李世民的性格很难和李建成和平相处。其实原因很简单,天下是我打的,凭什么让你白白的当皇帝,这种心理的不平衡,李渊知道李世民肯定有。

    他想解决这个问题,又想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就只能往下托,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但是李渊打定了一个主意,李世民虽然好用,但不能轻易用,最好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李世民在中原平王灭窦后,回到长安,李渊认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一般的赏赐已经无法酬劳李世民所立的功劳,就自己创造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让李世民来当,整个唐代当这个官的只有李世民一个人。

    现在要平定南方,解决萧铣,李渊不是没有想到李世民,而是不怎么敢用,每次看见李世民立大功,李渊一方面感到高兴,为儿子自豪;另一方面又感觉李建成太子的地位又受到一次威胁。李世民的功劳越大,李建成所受的威胁就越大。

    这次就让别人立功吧,他感觉李靖这个人不错,为人稳重踏实,熟读兵法,胸中有韬略,是个打仗的料,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没少建立功勋,还有就是李靖这个人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

    他跟着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同时,没有忘记分析天下大势,他知道唐朝和萧铣迟早是要打一仗的,于是向李渊上疏平定萧铣的十条计策,李渊看到后很高兴,决定将解决萧铣的这个重任就交给李靖吧。

    李靖虽然也姓李,和李渊却没有什么亲属关系,为了避免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特殊情况(例如谋反,倒戈等),李靖只能当二把手,主帅还是找比较可靠的人来当吧,李渊选择了他的堂弟李孝恭,李孝恭是当时除了李世民以外,皇族中最能打的。

    在李渊的观念中,亲戚怎么也要比一般人可靠呀,一般人就是来给你打工的,要是公司破产了,可以上别的公司找工作,一个家族的就不一样了,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杀人方式就是灭族,要死大家一起死,所以虽然同是打工的,一个家族的人和一般人就不同,我当上了皇帝,封你当一个王,

    所以一个家族的人即使你能力一般,也能弄个股东(这个是天生的),要是你能力强,还特别努力,升迁的机会也大于其他的人(这个看后天努力)。李孝恭是天生的股东,又是股东中能力强,肯吃苦,极其努力的那种,所以就被李渊委以重任了。

    当然了,再多说一句,这种股东被委以重任的事等到李隆基当皇帝之后就比较少见了,一直到唐朝灭亡,李唐皇室中出现人才的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这就是李渊选择的给萧铣的两个对手,李孝恭、李靖。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说他们是名将一点都不为过。李靖更是光芒照射万代,名声传颂千年。

    李靖的舅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舅舅和外甥这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不说今天吃什么了,明天吃啥,也不说升官发财之道,专门说兵法,说孙武,说吴起这些古之名将,这些人都是李靖的偶像(所以通过李靖的例子,得出一个结论。偶像很重要,景仰什么样的人,就向什么样人的学习)。…

    小小年纪的李靖在兵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舅舅那里李靖也学了不少十分管用的东西,韩擒虎用赞叹的口吻说:“能够和我一起聊孙武、吴起兵法的,除了李靖还有谁呢?”

    我想韩擒虎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有着沧海桑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惆怅之感,自己老了。但是这个外甥日后的成就定不会在自己之下,这其实比他一生辉煌更能令他满足。

    李靖说是韩擒虎的外甥,倒不如说成是韩擒虎的学生。真正有能力、有心胸、有担当的老师,永远不会害怕被后浪拍到沙滩上。他们害怕的是学生没有能力,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

    对于韩擒虎这样的老师,面对李靖这样的学生。他会选择将必生之所学全部传授给李靖,对于历经百战而不死。在血与火中磨练成长,遍看世事沉浮的老将来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