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战略计划】-《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裴寂在脑海里将刘邦跟曹操嫁接了一下,实在想不出来,这两人拼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好奇地追问是谁,听到刘文静说出这个名字时,裴寂笑着摇了摇头。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顶什么用?

    刘文静说得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事实上,裴寂心中早就人选。跟刘文静重视少年不同,裴寂认为中老年干部李渊才是真正的人主。两人的迥然不同但又殊路同归的命运在这个分歧时便已注定。

    看到裴寂不以为然。刘文静告辞而去,接下来,他准备接近李世民,可正当他准备去拜码头时,出事了。李渊到太原没多久,就下令将刘文静关了起来,这个事情不怪李渊,要怪就只能怪李密。

    刘文静跟李密是亲戚,当年李密只是当师爷。当逃犯,还没有牵扯到刘文静,现在李密坐上了瓦岗军头把交骑,成了隋朝头号敌人,那就只能怪你结亲不淑了。

    带着镣铐,刘文静从县令变成了囚犯,就等着杨广那天想起来,给他发死亡通知书了。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吧,刘文静十分沮丧。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此交待。直到牢门被一个人打开了。“县令大人,住得还习惯吧。”一个身影出现在牢门。

    牢门打开时,这个人站在牢门前,挡住了外面的光。但刘文静依旧看清了这人的面孔。此人两手空空,没有拿被子牙刷之类的日用品,连食盒也没有提一个。显然不是来探监改善刘文静狱中生活水平的,但刘文静两眼放光。霍然站了起来。

    曾经看过一段话,说人世间最幸福的是莫过于知道自己暗恋的人也暗恋着自己。这是儿女情长,若换至英雄境界,幸福莫过于,发现自己敬重的人同样也敬重着自己。是谓孔北海亦知刘备是也。…

    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是专门奔刘文静而来的,这位同学是一个早熟的人,在别人还在为青春期的躁动而不安时,李世民的内心却不什么时候藏下权欲的猛兽。现在,天下英雄群起纷争,他内心的那头野兽再也按捺不住。

    他急于要向他人倾诉壮志,聆听方略。可志高者和寡,风高者天清,放眼太原,李世民朋友无数,却似乎没有一吐为快的对象。想来想去,只有身在郡牢的刘文静还可以聊一儿。见到偶象,刘文静相当激动,一时之间没搞清状况,脱口就是令尊可好,久仰久仰之类的废话,全然没有平时县长的洒脱,可见气场这种东西的确存在。李世民打断了刘文静的寒喧:“先生,我这一次过来,不是跟先生谈儿女情长的事情。

    我要与先生谈大事。”停顿一会,李世民问出了早藏于胸中的疑问:“现在天下大乱,有什么解救之法?”刘文静被当头一问击醒,终于明白了过来。

    镇静下来,对方可是刚成年的人,要是在他面前露怯,还有何面目。刘文静早就有答案,这些天关在牢里,也没什么事干,尽琢磨这些事情了。于说出了他的答案:“丧乱方剡,非汤、武、高、光不能定。”

    刘文静所说的汤武高光是指商汤、周武、汉高、光武,这四人都是不世之雄者,其才能绝冠其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推翻暴政,开创一个新时代。言下之意,现在这个乱世,如果没有能力跟这四人比肩的人是搞不惦的。

    此句一出,李世民的眼睛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他已经知道此行不虚,不禁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只怕世人不知道罢了!”是的,刘文静,看看你面前的我,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世界会知道,我的名字将与这四人并列,光耀千古!

    不!我将超越他们,后人提起圣君,当提我名,世人论起君王,当以我为帝范!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让内心的骄傲潜伏下来,问了一个切实际的问题:“先不管这些,我若行大事,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刘文静已经完全恢复了本色,他开始在狭窄里的牢里踱步,指点着外面的万里河山,从他说得话来看,把他关在牢里实在不冤枉,就是马上拉出去打靶都算宽大处理。

    刘文静有一整套的造反方案,据他一气说来的情形,还不是急就章,这应该是打了无数腹稿,思前虑后的结案。

    “杨广现在跑到江淮,李密围逼东都,造反的人动不动都以万计。此时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如有真命天子振臂一呼。取天下如反掌!”李世民盯着刘文静,鼓励着他说下去。

    “现在太原有大量避乱的百姓。我当了这么多年县令,早就摸清那些是豪杰,只要招集他们,可得十万人,汇集令尊数万将士,一言出口,谁敢不从!”“率领此众趁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

    刘文静一气说完,脸色已潮红,面对他信任的人,他已经交出了自己所有的腹案。然后,他听到了心慰的回应。“先生此言正合我意。”两个谋夺天下的人在潮湿狭窄的牢里找到了默契。

    没多久,刘文静就被放了出来。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李渊明哲保身,按理不该放刘文静出来。除此之外,太原城内到处是朝廷的逃犯。收容逃犯应该是胆大爱惹事的柴庄主窦地主们干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