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圣人】-《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说是艰难的决定,绝对一点不夸张,宇文泰何许人,在接力手的问题上当然不会含糊。不过有一点疑问,他说儿子幼小,看似不太成立,因为他的大儿子宇文毓已经二十三岁,放在今天也是大学毕业了,何况当年人那么早熟呢?宇文泰说这话当然有原因的。咱们不妨先看一下当时他手下的组合:当年宇文泰为了建立关陇集团,团结大多数,设立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表面上大家称兄道弟,一团和气,其实呢,都是面和心离,成分很复杂,这些人中,

    其中跟随宇文泰白手起家六镇武将派有(含宇文泰):

    五个柱国:宇文泰、李弼、于谨、赵贵、侯莫陈崇。

    六个大将军:宇文导、贺兰祥、杨忠、达奚武、豆卢宁、王雄。

    这帮人对宇文泰来说基本上是靠得住的。

    跟随孝武帝入关的山东派(也可以叫做保皇派>

    三个柱国:元欣、李虎、独孤信,

    五个大将军:元赞、元育、元廓、侯莫陈顺、宇文贵。

    这帮人对于孝文帝来说,是靠得住的。

    关中本地豪强派有一个:那就是大将军李远。

    为啥给他们分类呢?因为他们的身份背景和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政治格局有着很大的关系。不信你往下看。

    到宇文泰临终之前,西魏和东魏已经势均力敌,大仗基本打完了,各过各的日子,谈不上冷战,但也热不到哪去。此时,李虎、宇文导已经英年早逝,除了几个姓元的皇家名誉顾问。(皇族的,给点面子),剩下的13位同志个个都是战神级人物,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看着这些老家伙,宇文泰想想都不敢死。但通过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考虑,最后他决定将大权传给宇文护。

    也许有人有疑问说,他既不是上柱国,也不是十二大将军,还有那么多的儿子,怎么就轮到他呢?

    的确没办法,这是宇文泰唯一的选择。咱看看,当年他病危时,周边环境是咋样的?东边死对头东魏(不久换成了北齐)势力还在,那是敌人,南边的梁国(第二年被陈代替)还在,那是敌人,西面吐谷浑还在,那也是敌人,北边的突厥还在,虽然暂时是朋友,但是突厥人向来喜欢骑墙头,见风使舵,谁也不能保证那天就变成敌人了.

    实际上,这时候的西魏身处四面包围,形势很紧张,再加上国内的问题,奄奄一息的宇文泰更是有点死不瞑目,我估摸着最起码有四个不放心:

    对内不放心,也就是对家里不放心,宇文泰十三个儿子,最大的宇文毓虽然二十三岁,但没有多少军功,也就没多少威望,只能算个没资历的官二代,其他的更别提了。所以,宇文泰说他幼小,其实指的是政治上的幼稚,不够老练。在那个野蛮生长、论资排辈的年代,老子一死,孤儿寡母的实在是不敢想象。

    对外不放心,也就是国际的形势很复杂,咱前面讲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