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是这豆芽生意虽好,这技术上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 原来,在现代生豆芽,有机器里面的感温系统来衡量水温,如果温度不够了,就可以自己通电,随时烧温水浇菜。 在古代,却没有这个感知系统的,就得固定时间每隔一两个时辰,人力烧一次温水浇菜。很麻烦。 而且,那烧的温水,还只能一次性用掉了,不能留存,不然过一会儿就没有温度了,还得重新烧。 总之,不光浪费柴禾和人力,就是烧热的水,也不能保温。 就是大半夜的,人也得这么忙活,挺折腾人的。 王有喜就天天研究着,想该怎么能让水既能保温,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节省成本呢。 不过,这个事儿就破费脑筋,王有喜见识有限,就想不出好法子来,只得把这事儿告诉了乐儿。 乐儿听了也觉得颇为为难。 为嘛? 因为在宋代,这时候可没有保温的暖瓶,连他们喝的热水,也都是现烧现喝的。这热水的储存,也是相当的难办。 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跟何况乐儿是现代穿越过去的,这脑筋就比古人灵活得多! 当下就想到了,现代暖瓶保温的原理,现代暖瓶,都是用玻璃壶胆,外面再刷上水银,利用温度的反射原理,做出保温效果来的。 那她,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自己做个保温瓶? 想到就去做,乐儿可是个实干派。 当即就跑县城去了,找到高老板的杂货铺子,去寻找玻璃瓶子和水银。 可谁知,水银倒是有的,可是原本在那个时空,宋代就能出现的玻璃瓶子,在这个时代却没有出现。 就是有几个透明的瓶子,也是价格很高的水晶或者宝石瓶子。根本不适合做保温瓶。 乐儿又不能自己捣鼓制作玻璃,造瓶子,那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没招,乐儿只得皱了眉头,托着腮,打算另外想办法了。 “保温啊,以前你们姥爷还在的时候,每次下地干活都天黑了才回来。俺怕饭菜凉了,就放在棉被里捂着。每次还都热乎着嘞!” 见外孙女整日皱着小脸,冥思苦想的想保温效果,圆圆的小包子脸都愁得抽抽了,安老太太别提多心疼她了。 忙拄着拐杖,也给她出主意到。 乐儿心善,人又活波可爱,安老太太可是极喜欢小乐儿这小人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