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就是恶兽穷奇?-《晚唐逆流》
第(2/3)页
“此乃祥瑞之兽,麒麟是也!古有西狩获麟,明日看我如何降服此瑞兽,献于天子,以章我大唐祥瑞!”
张寻说是祥瑞之兽,顿时无人敢驳,鲁山县令以下无不祝明日西狩成功。张寻带了众将,起身就走,临要出门,想起那个少年书生还在,问道:“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那书生原有一肚子的话,结果只说了个开头,正在憋气,见张寻问,没好气的答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敬翔敬子振!”
张寻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此人就是日后朱温麾下头号谋臣,后梁的肱骨之臣敬翔!有那么一瞬间,张寻动了杀意。此时若能杀了敬翔,如断朱温一臂!
然而他只是朝敬翔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至于旁人,谁也不会在意这个叫敬翔的小小幕僚。
张寻不可能相信有什么妖怪。传说中的“妖怪”,多半是一种当地比较少见的猛兽。古代信息闭塞,没有电视也没有动物园,人们见识有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动物,就会误认为是妖怪。这种事情在古代经常发生。鳄鱼曾被认为是蛟龙,长颈鹿也曾被叫做麒麟。伏牛山作为秦岭支脉,恰在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上,当地是有可能出现珍禽异兽的。
翌日,张寻要进伏牛山捕“祥瑞”。这其实就是一次打猎,他没有兴师动众,只带了贺齐、宋蛮等十余个侍卫,另外叫上了猎户出身的刘延,以及赵东阳、契必阿大、黑齿暖男、王渑、裴仁等骑术好的将佐。契必阿大又极力推荐带上自己的族弟契必鸿。几个当地猎户随行,作为向导,一行二十余人,天蒙蒙亮就进了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古人爱打猎,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写尽了游猎之趣。张寻没打过猎。说句实话,看都没看过。穿林走涧,一路过来,张寻竟然一无所获。赵东阳拎着一只山鸡跑过来炫耀,这是他刚刚打到的,也是他的唯一收获。
“是不是锦鸡?看这尾巴,多漂亮!”赵东阳摇晃着手里的猎物让张寻看。张寻瞪了他一眼:“看把你能的。大白收获都比你多。”
原来随行人中,除了几个猎户不必说,契必兄弟、裴仁、王渑等人都是打过猎的,只有贫苦出身的少年黑齿,此前从未有机会打猎。但即便如此,黑齿暖男此刻身上也已是挂着成串的野味了。
赵东阳显摆完毕,呼哨一声,催马又追进了林子。张寻嘀咕着:“不来捉妖怪,就知道追着野鸡到处跑,不务正业!”
“妖怪!有妖怪啊!”
忽然几个猎户从密林深处跑了出来,样子极为狼狈。
真有妖怪?张寻心里画魂儿,催马要过去看个究竟。贺齐和宋蛮赶忙拦住。此时张寻身边除了几个亲兵,其他人都散在林子里,并不在一处。属下出于谨慎,不让张寻犯险。他拗不过,只好让人发响箭,集合其余人。贺齐自告奋勇孤身前去查看。
不一会,贺齐回来了,契必阿大等人也渐渐聚拢了过来。贺齐虽然故作镇定,但额头已经渗出了汗。
“真有妖怪?”张寻问。
贺齐点了点头,喘着说:“一个巨兽,大得很……两个猎户被它憋到树丛里,出不来。”
张寻心里落停,终归还是动物,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贺齐的话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贺齐用“巨兽”来形容他不认识的怪物,看来这东西个头小不了。会是什么呢?这个星球现存最大的兽也就是大象了。难道穷奇就是大象吗?不会吧,唐朝人不会不认识大象吧……如果不是大象,难道是——恐龙??
第(2/3)页